陽光訊(記者 王義卓 通訊員 王怡丁)近日,一個歷時五個月的噪音擾民糾紛,在西安市灞橋區廣寧路的一小區圓滿化解。公安浐灞國際港分局辛家廟派出所社區民警汪洋、輔警周永軍以“鐵腳板+暖服務”,成功破解決困擾居民多時的鄰里矛盾。
早在2024年11月中旬,社區民警汪洋與輔警周永軍在走訪中,了解到該小區9號樓居民反映小區內存在長期夜間低頻噪音擾民。為此,民警先后三次夜間對該棟樓噪音反映最強烈的5至12層近30戶居民開展地毯式排查噪音源,最終確定為一對樓上樓下居民。
了解情況后,民警會同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到樓上住戶家中了解情況,原來樓上住戶為一對八旬的夫婦,兩位老人年老耳背,老太太因胯骨骨折才從醫院出來,因腿部無力抬起,行走需要輔助支架支撐,支架撞擊地面會發出“咚咚咚”的聲響,在加之挪動家具產生的聲響讓樓下住戶苦不堪言。
得知老兩口存在特殊情況,民警積極聯系老人的子女,并聯系邀請樓下的業主、以及該樓棟反映噪音打擾的業主組織在物業進行溝通。由于業主時間不定,為了使座談切實達到效果,民警先后組織了三次交談會,將噪音的排查情況向大家通報清楚,同時通過社區的連心警務群,呼吁大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生活噪音的產生。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噪音”擾民的問題,民警又協調物業通過為老人家安裝防滑靜音地墊、家具腳墊進行物理降噪。另外還建立其子女互留聯系方式,如樓下發現噪音即可直接聯系老人子女,暢通溝通渠道,共筑鄰里之間的融洽關系。
“我們老兩口真不知道給鄰居添了這么多麻煩。”樓上的老太大握著民警的手感慨說。4月14日,社區民警對此噪音糾紛進行回訪,樓下住戶主動向老人子女道歉:“我們家也有老人,之前在群里說話太沖了,以后咱們多溝通。”就這樣一場持續五個月的“咚咚聲”就此化作鄰里間的理解與包容。
據悉,為了解決困擾鄰里關系的噪音擾民問題,公安浐灞分局積極發揮物業、社區、治安協理員等社會力量作用,發動社區和物業向群眾發布《社區降噪公約》,倡導大家減少居家噪音,共建安寧家園,提醒守護時段靜音、自律降低生活噪音、嚴守建筑施工時段等具體措施。
此外,公安浐灞分局開展連心警務,“五進”宣傳常態化進行普法,形成由社區工作人員、綜治力量、社區民警組成的共同宣講,倡導遵守社區降噪公約和合法維權,并在線下大量張貼降噪海報,共同構建和諧家園,營造一個舒適安心的生活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