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耕耘與實踐,益企行科技產業服務集團始終致力于推動知識產權體系的完善與發展,在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在2025年4月22日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北京(海淀)分會場活動中,益企行科技產業服務集團旗下的萬巢創意工場獲批“北京(中關村)國際知識產權服務大廳工作站”,并對益企行科技產業服務集團董事長于萌進行了榮譽授牌。
當日上午,2025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北京(海淀)分會場活動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成功舉辦。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梁心新,北京市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孟波,海淀區黨組成員、副區長馬成芳出席活動并致辭。來自政府部門、駐海淀區高校院所、科技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等單位的300余名代表參加活動,益企行科技產業服務集團旗下萬巢創意工場也受邀參加。
梁心新在致辭中表示,北京作為我國的知識產權強市,在知識產權領域有著深厚的底蘊和堅實的基礎。截至2024年底,全市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59.81件,穩居全國第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北京排名全球科技集群第三。海淀區作為北京市創新發源地和知識產權高地,先后獲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全國首批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地區、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為北京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兩區”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孟波表示,北京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強國示范城市建設,全市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和轉化效益穩步提升,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持續走在全國前列。此次活動以“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為主題,既順應全球科技變革趨勢,也與北京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定位高度契合。北京一直著力優化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培育出一批引領性創新主體,其中不乏海淀企業。智譜華章的認知智能大模型、面壁智能的端側大模型、銀河通用機器人的通用具身多模態大模型機器人等一系列創新成果,不僅是人工智能領域技術突破的縮影,更是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生態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
馬成芳表示,海淀區是中關村的發源地,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是原始創新的策源地和自主創新的主陣地,創新是海淀的發展密碼,這片土地平均每天誕生50家科技企業。近年來,海淀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首都知識產權戰略部署,不斷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創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全力推進區域知識產權工作再上新臺階。
為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建立聯動工作機制,北京市知識產權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現場簽訂北京—新疆知識產權服務業區域幫扶合作協議,聚焦西部地區知識產權服務需求,通過服務對接,助力中國企業更好走出去。
活動現場還發布《2024年度北京市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件》,涉及網絡專利侵權、老字號商標保護、區塊鏈技術存證、跨區域協同等領域案件,彰顯北京市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的力度、速度與溫度,有效引導創新主體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為全國知識產權行刑銜接提供案例支撐。
在此次活動上,海淀區發布了2024年度知識產權白皮書。中關村(海淀)生物智造產業園工作站、中關村綜合保稅區工作站等8家單位獲批“北京(中關村)國際知識產權服務大廳工作站”,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6家單位獲批“專利預審員實踐基地”。北京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心與中關村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簽署市區聯動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機制合作備忘錄。
益企行科技產業服務集團董事長于萌表示,對集團在知識產權領域所付出的努力能夠獲得相關部門的認可表示十分欣慰。在未來,益企行科技產業服務集團會秉承此次活動的精神,為全力打造海淀區、北京市更好的營商環境,推動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而繼續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