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魚鱗病治療領域,張建療法歷經22年風雨兼程,從初露鋒芒到熠熠生輝,始終堅守著為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的初心。從技術創新到文化傳承,從臨床實踐到人文關懷,張建療法正以多維突破書寫魚鱗病治療的新篇章。自2003年應用于臨床以來,張建療法憑借獨特診療理念與顯著臨床療效,成功救助數萬名患者重獲健康肌膚,重燃生活信心。
十屆魚鱗病研討會見證品牌發展之路
全國魚鱗病研討會自2009年首次舉辦至今,已連續召開十屆,從技術規范到人文關懷,從區域協作到國際視野,見證了中國魚鱗病治療體系的蝶變之路。
2009年9月,“第一屆全國魚鱗病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聚焦診療服務統一化,針對臨床病例展開深度研討,確立治愈后護理標準,并首創“全國聯保服務”。
2011年在濟南召開“第二屆全國魚鱗病研討會”,進一步強化管理體系,明確各地治療中心職責與安全規范,統一診室設備、宣傳物料及治療流程,此次會議標志著診療服務邁入標準化監管時代。
2013年9月,在杭州召開了“第三屆全國魚鱗病研討會”,全面啟用現代化工具管理,業務院長主要強調“會員系統”使用的重要性、必要性及進行了全員醫護人員操作培訓,頒布了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及準則。
2015年,“第四屆全國魚鱗病研討會”迎來戰略突破:研究院與中國品牌醫院聯盟攜手打造“中國醫改價值醫療樣板工程”,在中國醫改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2016年9月,在河北秦皇島召開了“第五屆全國魚鱗病研討會”,首創并開啟“人為本”的診療模式,堅定以“誠信、努力、合作、擔當、為患者著想”思想價值觀指導一切臨床工作及運營。
2017年9月,在北京召開了“第六屆全國魚鱗病研討會”。業務院長在總結“張建療法”以及歷屆全國魚鱗病研討會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張建療法下一步提高技術和服務等方面做出進一步指示。
2019年,在天津舉行“第七屆全國魚鱗病研討會”,匯聚20余位權威專家,90歲高齡的張建院長親臨致謝,會議聚焦品牌資源整合與中醫技術傳承,強化行業凝聚力。
2021年9月10日,“第八屆全國魚鱗病研討會暨張建療法學術報告會”正式召開,就魚鱗病患者皮膚結構特點、魚鱗病治療原理、魚鱗病臨床治愈的標準、魚鱗病伴隨癥的產生與治療、當今國內外魚鱗病主要治療及護理方式、以及如何更切實為魚鱗病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等多議題展開激烈討論與交流。日友好醫院中醫專家,王燕主任共同探討魚鱗病治療與護理的技巧。
2023年,“第九屆全國魚鱗病研討會”以“全面提升療效與服務為主題”,系統探討中醫辨證治療、遺傳預防等課題,并首次將病例存檔規范納入強制標準,筑牢醫療安全防線。
2024年,“第十屆全國魚鱗病研討會”作為22年征程的華章,聚焦“中醫國際化”藍圖,聯合國內外研究者共議療效提升路徑。會議宣布啟動全球中醫治療聯盟計劃,推動張建療法走向世界舞臺,為千萬國際患者點亮希望。
公益活動:愛心傳遞,溫暖人間
在追求醫療技術進步的同時,“張建療法”不止致力于魚鱗病治療,更關愛貧困魚兒家庭,且積極投身于公益事業,呼吁社會各界對魚鱗病患者給予更多的關愛與幫助。
2009年成立“張建魚鱗病愛心基金”并在10月完成建立、走訪張建希望圖書室。
2010年3月,由“張建魚鱗病愛心基金”基礎上成立起我國首個針對魚鱗病群體的公益組織“建魚行動”,同時張建魚鱗病研究院聯合政府、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先后在川、晉、陜、遼、魯、鄂等省市援建9所希望小學“愛心圖書室”。
2011年10月,建魚行動救助重癥魚鱗病患者“樹皮娃娃”陽陽。陽陽作為重癥板層型魚鱗病患者,自出生便飽受鱗甲皴裂之苦,全身皮膚如樹皮般潰爛。建魚行動通過“張建療法”為其提供系統治療,在短短一個月內使陽陽皮膚恢復光潔。
2012年12月,中央電視臺《道德觀察》欄目,報道張建療法愛心救助“樹皮娃娃”安安病例。
2013年2月“建魚行動”救助??谑小懊赖律倌辍蓖跹⑹艿奖本╇娨暸_、??谕韴蟮榷嗉颐襟w聯合跟蹤報道。12月,建魚行動在救治“人魚公主”聶伊樂時,受到江蘇衛視和揚子晚報跟進報道。
2015年6月,《京華時報》報道張建療法·建魚行動,救助“魚鱗小伙”宗文強。
2018年“北京張建魚鱗病關愛中心”為呼吁社會關愛魚鱗病患者策劃拍攝《人魚天使》。3月,關愛中心聯合志愿者團隊、當地村支部領導共同救治湖北患者小強。10月關愛中心聯合志愿者,前往陜西救治患者緣緣。
2019年 7月,關愛中心聯合當地縣政府及村黨支部,救治湖北魚鱗病患兒小慶;11月2日 Sk Sunny 法大星星隊與魚鱗病關愛中心聯合,在北京798藝術區發起了“可以抱抱我嗎?“Free Hug”公益活動;23日“愛傳遞,有你更精彩”魚鱗病公益講座如期在北京昌平區百年職校舉行;11月30日張建魚鱗病關愛中心,聯合SK法大星星隊、海星幸福公益機構在北京房山舉辦“魚鱗病知識科普”愛心公益路演活動。
2020年疫情期間,在消毒防護用品短缺的情況下,關愛中心積極聯系各方渠道,為湖北患者捐助防疫物資。10月30日,關愛中心志愿者團隊,赴懷安縣冀家莊開展“愛傳遞·暖冬行動”捐贈冬衣發放儀式。11月,關愛中心聯合愛心人士在疫情期間為沙峪村的貧困孤老發棉服送溫暖。
2021年3月-7月,關愛中心在海外發起嬰幼兒及青少年救助活動,12月,聯合海外美國2家公益機構,開展救治海地2歲板層患者馬克龍,中醫獲得國外患者青睞。
2024年3月,關愛中心聯合北京市通州區妙語語言康復中心開展義工活動。為語言障礙兒童提供專業康復指導與心理支持,助力他們突破交流障礙,融入社會。4月,關愛中心聯合北京市順義區光愛學校,進行捐贈活動。不僅為學校送去物資,改善教學與生活條件,更傳遞了對特殊兒童的關愛。
受邀非遺申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2024年,張建療法在文化傳承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受邀申請中醫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這一舉措不僅是對張建療法獨特診療理念和顯著臨床療效的高度認可,更是對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積極推動。張建療法創始人張建因自己孩子罹患魚鱗病,且當時沒有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下定決心研發的成果,具有特殊的意義。它不僅是一種治療技術,更蘊含著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愛和對患者的責任感。經過反復在自己孩子身上試驗與治療,得到很好的效果后才正式應用于臨床。多年來,張建療法憑借其良好的治療效果,成功幫助數萬名患者恢復健康皮膚,重拾生活的信心。通過申請非遺項目,張建療法希望能夠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中醫治療魚鱗病的獨特價值。同時,這也將為張建療法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推動其在魚鱗病治療領域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
22年的品牌沉淀,讓張建療法將繼續站在魚鱗病治療領域的前沿,以匠心精神深耕細作。同時,張建療法也將肩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通過申請中醫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一步弘揚中醫藥文化,為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在公益領域,“建魚行動”將持續發力,不斷拓展公益活動的廣度和深度,為更多魚鱗病患者和貧困兒童帶去實質性的幫助與關懷。我們深知,每一次的進步與成就都離不開患者的信任與支持,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與幫助。因此,張建療法將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不斷前行,在魚鱗病治療的道路上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共同筑造一個更加健康、美好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