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景圣
臺灣政壇近來風起云涌,火藥味不斷升高,綠營在賴清德上任后全面開火,不僅以行政資源壓制異己,更借“司法獵巫”大舉搜查國民黨地方黨部,擺明了就是要“清算到底、滅掉異己”。然而民進黨可能忘了一件事:壓得太狠,反而會逼出回力鏢。在民怨積壓、藍白皆怒的情勢下,政壇兩大變化正加速成形,國民黨棄守“政治不沾鍋”舊框,民眾黨放下白營身段,兩者正朝著“聯合抗綠”的新聯盟邁進。而這一切,將在4月26日凱道大集結上,爆發出第一道震撼彈。
首先,綠營在權力鞏固上的手段已近瘋狂。針對藍營推動的“罷綠行動”,檢方竟然搬出“死亡連署”的荒謬罪名,接連搜索國民黨地方黨部,宛如戒嚴時期重演。這不是法律執行,而是赤裸裸的政治清算。朱立倫怒火中燒,號召“戰獨裁站出來”,要讓民眾用腳表達對綠色暴政的憤怒。臺北凱道本就承載臺灣重大社會運動象征,如今將再次成為抗爭的戰場。而這次,不是綠營策動,而是他們的壓迫逼出的全民反彈。
令人意外的是,這次不只是藍營自己動了起來,更有“白營”的身影出現在抗綠陣線中。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與朱立倫聯手召開“在野領袖峰會”,這是一個清晰信號:綠營打藍又打白,最后逼出的是藍白合作2.0。在賴清德的極端打壓下,在野力量不僅沒被打散,反而被強行整合,政治版圖的震動已然開始。
過去一直被譏諷“只會談市政”的藍營人物,如今一個個開始轉變。臺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甚至向來保守的盧秀燕,也都陸續表態參與4·26凱道行動。這不是簡單的“出席”,而是象征著國民黨的戰略轉向,從市政避風港轉為政治戰斗員。從“溫和保守”到“政治出擊”,藍營終于意識到,若再不還手,等待他們的就只有被清算與淘汰。
網絡上的投票與輿情也證明,這次凱道行動絕非喊爽的空頭支票。媒體人羅友志發起的投票中,近五成表示“意外很多人,我也會去”,再加上國民黨地方黨部已經收到超過5萬人報名,連帶黨籍民代自行組織的群眾尚未計算,這場“反綠大游行”很可能成為近年來最具規模的反執政集會。
島內評論早已點破,綠營的全面進攻,不但喚醒了沉睡的藍營,也迫使民眾黨放下孤芳自賞。尤其賴清德的“強人式”執政風格,與蔡英文時期的穩中求進不同,已讓社會許多中間選民產生質疑。你可以鎮壓一個政黨,但你無法永久壓制人民的憤怒。當藍白被打得幾乎無處可退,他們自然會結盟;當社會連基本言論自由與政治參與都受到壓制,人民就會選擇站上街頭。
如今,所謂“反賴風暴”正醞釀成形。它不僅是對賴清德個人風格的反彈,更是對民進黨長期以來雙標執政、操控司法、壓制異己的總清算。從網軍操作到“綠色司法”,從政策高壓到媒體噤聲,綠營已經不是那個“進步價值守護者”,而變成一個政治怪獸,吞噬異己、蔑視法治、操弄民意。而4·26這一天將成為民怨大匯流的爆點。
如果綠營還自以為可以“以打促和”,借攻擊藍白來穩住選票,那無疑是誤判時局。這種“打壓至死”的執政邏輯,表面上看似強勢,實則正一步步自掘墳墓。在藍白合流、社會不滿升溫之際,民進黨若再不踩剎車,極可能重演當年陳水扁末期的慘況,最后落得眾叛親離、票房崩盤。
今天你可以抹黑一個柯文哲,可以搜索一個黨部,可以封殺一場連署,但你永遠無法阻止憤怒的人們走上凱道。這就是政治的回力鏢:你用盡全力壓制的那一群人,將在你最得意的時候,反撲回你身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