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車展正在火熱進行中。中國汽車“出海”,奇瑞集團繼續領跑,一季度累計出口汽車25.5萬輛,保持月度、季度中國車企出口第一,平均每30秒就有一輛“奇瑞造”銷往海外。東方衛視記者邢穎在車展現場看到,今年的奇瑞展臺產品陣容強大,旗下五大品牌及國際品牌首次同臺競技,展出的53款車型涵蓋了燃油、混動、純電全動力形式,充分彰顯硬核實力。
2025年上海車展奇瑞展臺的主題是:中國汽車,全球冠軍。這個主題有兩層意義,首先,奇瑞汽車連續22年位居中國自主品牌出口銷量第一。上個月,瑞虎5X正式達成第100萬輛出海,成為繼瑞虎7之后,又一款成功邁入“百萬出口俱樂部”的車;而瑞虎8Plus作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等生,在海外一年就能銷售近20萬臺。
其次,“全球冠軍”指的是以奇瑞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從剛開始的產品出海(1.0)、到出海建廠(2.0),再到現在的技術創新智造出海時代(3.0)。目前,奇瑞憑借在發動機、電氣化、智能化平臺的多年積累,同多個國際品牌合作,為國外品牌造車。
從奇瑞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全球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國汽車正以創新為筆,從“追趕者”蛻變為“領跑者”,在世界出行版圖上書寫新篇章。
中國車企積極出海的同時,美國政府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正在加劇全球汽車行業風險。在這場汽車行業的“壓力測試”中,不少國內車企都表示,正在尋求替代方案,通過布局新興市場緩和關稅的影響。
今年,我國汽車出口延續去年強勢增長的態勢,一季度,汽車出口142萬輛,同比增長7.3%。其中,新能源車41.9萬輛,同比增長39.6%,彰顯出強勁的國際競爭力。
事實上,今年以來,我國多家新能源車企都加大了海外出口、海外建廠的力度。不久前,長安汽車宣布進入歐洲等海外重點市場,并快速布局東南亞、中南美洲、中東、非洲區域等市場。東風集團旗下的嵐圖汽車表示,在深耕歐洲市場的基礎上,將重點布局中東市場。
中國車企的“品牌出海”,正從早期單一的貿易模式,發展到如今在海外建廠、合資合作、技術反向輸出的新階段。不少中國車企表示,從未來全球汽車工業發展的趨勢來看,品牌化、技術化、高端化、本土化4大戰略性出海方向,將為中國車企突破國際競爭格局提供新思路。
當上海車展迎來40周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已經通過新能源、智能化等技術創新實現“彎道超車”,成為全球汽車市場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參展商和消費者涌入上海車展,不是僅僅“湊熱鬧”,而是實打實地來“下訂單”、“學經驗”。
眼下,打破國內品牌認知、樹立品牌高端化路線、亮出智能化技術名片,都成了中國汽車進擊全球市場的引擎。
以上汽集團為例,目前已在全球多地布局了創新研發、生產、營銷、供應鏈中心和金融公司,讓上海制造、中國智造的優秀產品和服務進入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當中國汽車在全球市場“勇立潮頭”,跨國車企、供應商紛紛調轉車頭,由“出口中國”轉而“從中國出發”、“向中國學習”。
在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這場“雙向奔赴”不僅為跨國企業開辟了新增長極,也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的高端。
美方新的關稅政策下,中國車企出口會受到怎樣的影響?想要在海外市場突圍,關鍵點在哪?除了整車企業,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是否會受到影響?
汽車行業研究員曾志凌指出,中國汽車的出口,受美方新關稅政策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從2024年的整個“盤面”來看,對美出口只占到中國總體乘用車出口的不到2%。即便把北美洲作為一個整體放進來,占的體量也不大。而由于中國實施了對等關稅,實際上反過來,美國企業輸往中國的車型受到影響會比較大。2024年美國企業對華出口價值30億美元,占到中國整個進口車數量的15%到16%左右,特別是奔馳、寶馬等高端車型都會受到相關關稅的影響。其實,這反而為我國企業進軍高端市場提供了市場空間。中國車企在國外市場的突圍,應該還是聚焦傳統市場。去年,對東南亞和亞太地區出口份額占22%,中東地區占16%到17%,俄羅斯及其他前獨聯體國家也占到將近22%。另一方面,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廠商可能會受到美國相關禁運的影響,但總的來說,目前階段都還算是可控的。
看看新聞記者: 嚴相莉 翟靜 阮麗
編輯: 阮麗
責編: 嚴相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