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喊話中國降稅,并給出條件,中國外交部作出回應,美財長不裝了,威脅停止中國貸款?
當地時間4月22號,美總統特朗普就關稅問題喊話中國,稱目前對中國商品加征的145%關稅確實很高,如果與中方達成協議,美方會大幅度降稅,但不會降到零。隨后特朗普話鋒一轉,稱中方必須與美方達成協議,否則就沒法與美國做生意,因為美方是“定規矩的一方”。不難看出,特朗普有意與中國互降關稅,但卻有個條件,那就是中方必須與美方達成協議,具體是什么協議?23號美財長貝森特作出了說明,稱中國必須先降低對美關稅,中美才有談判的可能。對此,中方不到24小時火速回應,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強調,美方真的想停止貿易戰,就應該停止威脅訛詐,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與中方溝通。
同時我外交部重申立場,送給美方10個字: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從中美的立場看,目前正處于針鋒相對的境地,美方作為關稅戰的發起者,卻直言“無意單方面降稅”,同時特朗普自認為中國離不開美國市場,執意以威脅訛詐的方式威逼中國,只會起到反效果。中方回應后,貝森特有些惱羞成怒,試圖威脅中國,喊話世界銀行不能以“發展中國家”的標準向中國提供貸款。當天美媒“華爾街日報”發布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準備大幅削減對華關稅,可能會降至50%至65%左右,對此白宮立即澄清,稱這是假消息。
美方盡管嘴上強硬,但能撐多久還很難說,4月24號,美聯儲在凌晨公布了最新一期的美國經濟狀況報告,其中107次提到“關稅”,87次提到了“不確定性”,顯示美國各地區的價格均有所上漲,美企預計關稅將導致投入成本增長加快。特朗普對此心知肚明,疊加美國金融市場、軍工生產和消費領域的困境,他急切要求與中方談判,但卻不愿意率先服軟。對此中方一點不著急,目前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只有11%左右,對歐洲、東盟等地的出口額不斷提升,中國還是全球15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結合廣闊的內需市場,離開了美國,中國商品依舊不愁銷路。
除了口頭上威脅外,美方在中國周邊的小動作不斷,近日美副總統萬斯等人訪問印度,美議員代表團出訪柬埔寨、日本和越南,試圖拉攏其他國家孤立中國。特朗普還公開要求被暫緩加稅的75個國家限制與中國貿易,多種跡象表明,美方并沒有與中國平等談判的打算,而是要以關稅為“籌碼”,鼓動世界各國與中國“脫鉤斷鏈”。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一旦率先讓步,很可能引發嚴重后果。隨著中方出訪東盟三國,并與歐盟和日韓強化溝通后,美方的分化圖謀并未得逞,對特朗普的不確定性,各國有目共睹,美方的無理取鬧只會自吞苦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