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瀾昌
最近幾天,白宮密集放風,說是要“考慮下調對華關稅”,釋放出一副“想談判、求降溫”的姿態。表面看,華盛頓似乎開始“軟化”,但稍加分析就會發現,這不過是特朗普政府慣用的“口惠而實不至”伎倆,嘴上喊“和”,手里卻還死死攥著那根銹跡斑斑的“關稅大棒”。
4月23日,《華爾街日報》爆出猛料稱,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削減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的高額關稅,某些商品的稅率可能砍掉一半以上。緊接著,財政部長貝森特、白宮新聞秘書、甚至特朗普本人都上場“配合演出”,或表態“關稅可能下降”,或暗示“中美協議近了”。然而,別忘了,他們上一次打著“談判”旗號釋放善意的同時,是如何一邊派人對話,一邊揮拳加碼制裁的。
這次的“降溫劇本”,一樣熟悉。所謂“關稅下調”,背后還藏著一個“分級征稅”的狠招——對所謂不涉及“美國國家安全”的商品收35%,但對戰略敏感品直接加到100%以上,分階段實施,搞成長期結構壓制。這根本不是降溫,而是變本加厲地精準打擊。
這場“降稅討論”的同時,特朗普對外的態度卻依舊強硬,繼續高調拋出“我們設定稅率數字就行”的豪言,并重復那套早被駁斥過的“零關稅吃虧論”。前腳說要降稅,后腳就回到老調重彈,這種言行不一的反復橫跳,只能說明一點:特朗普根本沒打算真誠談判,他想的是怎么在自身壓力山大時,巧妙卸責、左右逢源。
事實上,美方此番“調整”并非出自好心,而是徹頭徹尾的被動轉向。全球貿易形勢不斷惡化,美國國內通脹飆升、股市動蕩、企業苦不堪言,特朗普自己都承認,“145%的關稅太高了,人們不會購買商品了”。不是特朗普看清了經濟規律,而是經濟規律反手就給了他一記重拳。
早在今年2月,特朗普就悍然以“芬太尼”為借口對中國產品加征10%關稅,挑起新一輪貿易緊張。結果才過兩個月,不但沒有獲得所謂“戰略優勢”,反倒令全球股市大跌,美企叫苦連天,白宮不得不出來“滅火”。美聯社、彭博社、CNBC等多家媒體相繼披露:白宮私下已在評估“調整關稅工具”的緊迫性。
于是我們看到,從貝森特到萊維特,從財政部到新聞發言人,白宮全線啟動“控盤發言模式”,先造聲勢、再拋風向,說什么“預計很快達成協議”“中方頻繁接觸”“談判基礎已打好”。但當記者追問細節時,回應卻是“目前談判尚未啟動”。
這是典型的“自說自話”:你不回我電話,那我就自己開個會,說你已經聯系我了。你不接受條件,那我就先放話說你有誠意談。這哪里是外交?分明是輿論戰術與政治話術。
然而更可笑的是,特朗普政府一邊說著想“合作共贏”,一邊卻繼續在實際操作中搞“小動作”:擴大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打壓中企赴美上市、凍結對中資投資審查、對華為延續制裁政策……如此“嘴甜拳狠”的雙重姿態,讓人不禁想問:所謂“要談”的真誠,在哪里?
中國當然早就看清了這一點。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4月23日的記者會上已經明確回應: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就應立即停止威脅訛詐,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開展對話。打著“關稅調整”旗號繼續搞極限施壓,這不是談判,而是訛詐。
中國不會被語言誘導,不會在“談”的幌子下讓步,更不會在對抗中退縮。事實上,中方已經通過一系列非關稅手段展開系統反制:稀土出口管制、波音訂單縮減、不可靠實體清單加碼,甚至對美國在華企業展開反壟斷調查……這些舉措并不是“象征性表達”,而是具有戰略穿透力的系統反擊。
《金融時報》、凱投宏觀、法國外貿銀行等機構普遍認為:眼下受傷最重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本身。關稅成了美國企業的自我絞索,消費市場的負擔,選民的不滿來源。而所謂“降稅解套”,既是向市場認輸,也是對特朗普政策失敗的側面注解。
而特朗普政府最怕的,是這場失敗被中方“順理成章”地定義成戰略勝利。因此它必須拼命維持“主動調整”“出于善意”的政治姿態,哪怕明明是被打疼了,也要裝出一副“我自愿收手”的模樣。這種表演,說白了,是為了騙回談判桌上的節奏感。
所以問題不在于“美方是不是想降稅”,而是“中國要不要買這筆賬”。如果華盛頓希望緩和局勢,那就該首先表現出真正的誠意,把對華關稅撤到合理區間、停止輿論操弄與外交訛詐,然后再談合作路徑。而不是繼續挾帶“降稅”威脅,逼中國就范。
沒有平等,就沒有對話。沒有尊重,就沒有共識。中美之間有沒有談的空間?有。但必須是擺在桌面上的公平談判,而不是關稅勒索+信息操控+選舉秀場。美國能不能承認失敗?不一定。但中國必須明白一點:不管他們怎么變臉,決不能因虛偽的“善意”就放棄底線;不管他們釋放多少“愿意談”的信號,都必須看清其中的算計。
真正的反制,不是以牙還牙,而是讓他們知道:這場貿易戰的每一次加碼,最終反噬的是他們自己。只有當美國精英階層承受的痛苦達到撕裂的程度,他們才會考慮真正收手。這才是決定轉機的唯一變量。所以,“想談”?先把那根大棒放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