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最后一戰,李定國血戰磨盤山,擊殺八旗20多位高級將領
公元1657年,嫉妒李定國才能的孫可望,帶著明軍在云貴滇等地的軍事部署以及明軍的具體情況投降了吳三桂,明軍的具體情況以及云貴滇的地形從而也徹底被清軍掌握,所以在這一年的年底,清朝便兵分三路,向西南進攻。
明軍節節敗退,清軍的各路人馬聚集貴州,準備開進云南,隨后昆明失守,李定國和帶著永歷帝朝著現在的騰沖方向撤退,但是吳三桂率軍窮追不舍,并且在大理打敗了白文選的部隊,并且直逼騰沖而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為了保證永歷帝的安全,李定國決定打一場自己非常擅長的伏擊戰。
而地點李定國選在了渡過怒江之后二十里處的磨盤山,這個地方地勢險要,山路當中只能容納一個人通過,而且李定國料定吳三桂如今已是驕兵之勢,根本不會有什么防備的心理,再加上這里的地形,一定可以成功,于是李定國派出4000余人護送永歷帝離去,自己則帶著6000余人在磨盤山伏擊。
僅在李定國渡過怒江的第二天,吳三桂率領的清軍便也渡過了怒江,慢慢地進入了磨盤山的伏擊陣地,說實話,吳三桂看著磨盤山險要的地形,他也知道這里是一處打伏擊戰的好地方,但是自從他進入云南之后,一路行軍,無人能擋,他非常自信在這里絕對不會有明軍的伏擊,于是便下令繼續前進,準備越過磨盤山。
然而正當吳三桂的先頭部隊進入伏擊陣地之后,明軍當中的光祿寺少卿盧桂生,因為對于明朝已然失去了最后的信心,而且此人對于李定國的全盤布局是非常清楚,于是他將這一切都如實的告知了吳三桂,吳三桂聽聞,也是大驚失色,急忙下令,原本進入磨盤山的清軍全部撤出。
同時搜索明軍,派出炮兵對叢林當中發射炮彈,而埋伏在最前線的明軍將領竇名望在得知伏擊被識破之后,便直接下令進攻,而戰斗的突然打響,徹底打亂了李定國的全部部署,只能夠全軍出擊,死戰到底,兩軍鏖戰整整了一個上午,尸橫遍野,雙方都損失慘重,最終明軍兵力不足,只能悲憤撤退。
在這一場戰役當中,明軍伏擊的6000人直接戰死了4000多人,而清軍的傷亡更大,有近萬的精銳被消滅,而高級將領包括祖澤潤、沙爾布、石漢等近20余人全部戰死。
而此戰在戰術上面的價值極大,如果不是有叛徒告密,戰術的部署非常的完美,但是對于當時的整個明清大局來說,沒有太大的戰略意義,這也是明軍對于清軍的最后一戰,而此戰之后,永歷帝因為失去了李定國的扶持,只能逃入緬甸,結果最終被吳三國絞死。
而李定國也只能率領殘部在云南邊境繼續組織反清,但是此時的清朝一統天下的形勢已經不可能改變了,最終在得到永歷帝被絞死的消息之后,傷心過度而亡,年僅42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