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王淑穎 張夢瑤
在“和合文化”發源地浙江天臺,一場司法創新實踐正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新生力量。4月23日下午,“和合善治、平安臺州”主題宣傳報道采風團來到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人民法院,沉浸式體驗“和合善治”理念破題社會治理難題、“和合”智慧融入現代司法的生動實踐。
訴前調解,用心用情巧解千千結
2024年4月以來,該縣法院探索法官團隊靠前指導和合調解助力為兩翼的立審執破全流程矛盾化解體系。聘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退休法官等調解經驗豐富的人員,成立訴調對接工作室參與訴訟前糾紛調解。同時,抽調優秀法官及法官助理成立工作專班,在復雜法律關系界定、證據認定規則、委托鑒定等方面為訴前調解提供專業指導,提高訴前化解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項女士與丈夫結婚二十余年,育有一子,兒子正在攻讀研究生。近年來,因家庭瑣事、子女教育等問題,雙方矛盾不斷升級,項女士認為丈夫“三不管”,不管家里、不管孩子、不管開支,到法院起訴離婚。承辦法官發現,項女士雖然對丈夫存在較大不滿情緒,但一提起兒子,言語中就流露出慈愛之情,也認可丈夫對兒子的父愛。法官敏銳地意識到,矛盾的產生是因為雙方溝通存在較大的障礙。為挽救這個家庭,法官從親情入手,組織調解團一起勸導項女士,最終,項女士表示愿意再給雙方一次機會,后撤回了起訴。
近年來,該法院在家事審判中始終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原則,注重運用“情、理、法”相結合的方式化解家事糾紛。2024年4月以來,共分流調解案件8960件,2024年天臺縣萬人成訟率同比下降10.98%、降幅全省前列。
先行先試個債清理,助力重塑社會信心
個人破產制度對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激發社會創新創造活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具有重要意義。
該法院探索“立轉破”的受理模式,即在債務剛爆發時便引導債務人申請,在不違反債務人的身份資格條件及非法債務的情況下一律受理。
朱某某因經營不善共負債800余萬。2021年以來,共有15件以朱某某為被告的訴訟案件,其中3件已經進入執行。如果沒有個人債務清理,這15個案件會陸續進入執行參與分配,即使處置完財產,朱某某仍無法解脫。2022年2月,預立案審查小組發現朱某某符合個債清理條件,便引導其申請個債清理。經過調查,朱某某目前54歲,主要財產為一套住房和每月2000元的退休金。經過努力,最終促成當事人之間達成處置完財產后放棄剩余債務的方案,清償率達54.3%。
早在2012年,該法院在審理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中,便探索將企業與企業家財產一并處理,該案也是全省最早探索企業與個人合并破產案例。此后,該法院立足天臺“老百姓經濟”活躍的特點,借助民營經濟服務中心載體,重點探索經營者個人債務清理,向社會傳遞“個人可破產、可重整、更可再創業”的破產保護理念,成為浙江省個人債務集中清理試點縣。
此外,該院創設誠信審查程序,構建以財產申報為核心的“正向審查”、以財產調查為核心的“反向審查”、以誠信聽證為兜底的“社會審查”,多維度搭建債務人誠信評分模型,釋放“民主+法治”疊加效應。
據悉,該法院個債清理試點以來,已累計受理案件602件,審結456件,涉債權人5000余人次,受理審結數連續4年全省第一,相關做法入選全國依法治國辦典型案例、營商環境“微改革”省級項目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