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杰弗里?薩克斯在接受印度媒體采訪時,毫不掩飾地向印度發出警示:“美國對印度的所謂愛意并非真心實意。”
杰弗里?薩克斯以中國為例開展“現場教學”,他提出了一個極具深度、發人深省的觀點。即美國對中國的仇視,并非是由于中國有何不當之舉,僅僅是因為中國取得了成功。
美國不愿看到世界上存在任何競爭對手,而中國恰恰是這樣一個對手,并且是極為強勁的對手。
當下,中國在眾多領域正實現對美國的超越,像5G、電動汽車、人工智能、新能源電池、可再生能源、第四代核能以及遠距離電力傳輸等。
未來,印度也會成為極為成功的經濟體。不過,當這一天來臨,美國對印度的態度不會比其對中國更為友好。這是必然的,因為特朗普不會為印度制造業提供發展空間,哪怕印度向美國開放農業市場。畢竟,特朗普的核心觀點是,低成本產業不應沖擊美國本土產業。
所以,特朗普絕對不會接納印度提出的讓其取代中國的訴求,畢竟這么做無異于造就另一個中國,這對美國來說毫無價值。
實際上,中國反而是印度最大的潛在盟友。因為中印兩國之間,實際上并沒有核心的矛盾沖突。
不少人覺得,中印兩國的邊境紛爭,屬于難以化解的核心矛盾,認為中印處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對立關系”。實際上,這種觀點既乏味又淺薄。領土問題是我們絕不能退讓的底線,但對印度而言并非全然如此。因為印度不過是為了營造本國的民族主義氛圍,“臆想”出中國這個對手,還無端挑起了中印邊境沖突。
印度的主要訴求聚焦于成為南亞和印度洋的主導者,這兩個方面的訴求與我們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目標并非完全相悖。
當下,誰才是南亞地區的主導力量呢?答案是美軍設在馬爾代夫的海軍基地,而非中國。所以,在印度走向崛起的征程中,其面臨的最為強勁的對手實際上是美國。
那么,印度為何還要與美國拉近關系呢?
結論是印度無力戰勝美國,并且無法在美方施壓時,如中國一般維持自身穩定,故而只能“迂回救己”,與中國交惡,討好美國,以此在困境中謀求生存。倘若未來某天,美國真的走向衰落,印度這類所謂的“親密盟友”,必定會成為首個背后捅刀之人。
如今印度與中國關系鬧得如此僵,后續真的還能有妥善的解決辦法嗎?
實際上并非做不到,早些年我們和印尼也曾存在領海爭端,由于印尼發生排華事件,在不少網友看來,印尼至今仍是我們的“宿敵”。然而實際上,如今印尼與我們的關系十分融洽,甚至可以說相當熱絡。而中印尼之間的領海重疊難題,如今也被雙方擱置,各自做出了讓步。
倘若能夠與印尼達成和解,那中印之間又有何緣由無法實現和解呢?
在國家交往中,始終把利益擺在首位。冷戰期間,當中日處于友好階段時,我們曾支持日本收回北方四島,還反對蘇聯的帝國主義行徑。如今再提這話,會有人相信嗎?
本人并非一味夸贊印度,然而我們也需正視現實,印度的崛起是必然趨勢。身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的發展潛力遠未充分釋放。盡管該國存在諸多問題,但從宏觀層面審視,自印度獨立建國以來,一直處于持續進步、不斷發展的狀態。
除中國網友外,全球其他所有國家都認可這一點,為何中國網友卻不承認呢?并非印度沒有發展,而是我們自身的發展步伐極為迅猛,以至于我們并不覺得印度的發展算得上是“發展”。換個角度講,不少人出于各種緣由,不愿看到印度取得發展。
近期,教皇方濟各離世了,不過他生前講過的一句話,我認為相當不錯:“別把中國的崛起視作一種挑戰。”
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來說,甚至對美國除上層資本家之外的大多數民眾而言,一個繁榮強盛的中國絕對是有益之事。但現在我們當中有些人,卻將印度、印尼或越南這類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也當作一種“挑戰”。
這豈不是重蹈美國的覆轍了嗎?
中國的實例已然表明,想要遏制一個國家,特別是一個大國對發展的渴求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根本無法做到的。美國對中國心懷怨恨,是由于我們取得了成功。然而,我們絕不能因為他人成功了,就對其心生怨恨,畢竟我們的目標是浩瀚宇宙。
正如杰弗里?薩克斯所言,美國部分政界人士始終期望美國穩坐世界第一的寶座,其實我們無需有這樣的念頭。我們所需要的是攜手合作、實現共贏,追求雙贏乃至多贏的局面。部分美國政客擔憂中國超越美國,從而危及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這樣的心態既錯誤又危險。
把這句話套用到咱們中國頭上,實際上也是完全行得通的。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決策層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我們數十年來推行的平等外交政策,如今實際上已經開始收獲成果。眼下胡塞武裝在紅海時不時就炸船,炸完美國的船又去炸歐洲的船,唯獨不刁難中國的船只,這是為何呢?
正因為我們瞧得起他人,愿意給予他們尊重,而這恰恰是中國在百年磨難中未曾擁有過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