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月薪3萬35歲的程序員因
長期熬夜導致腦干出血”
沖上微博熱搜,
刺痛職場人神經
35歲程序員長期熬夜
致腦干出血昏迷15天
據報道,浙江杭州35歲程序員吳先生,因長期熬夜致腦干出血5毫升,昏迷整整15天,ICU躺了28天。
吳先生住院治療。圖 @南昌晚報
吳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從事的程序員工作,月薪3萬,每天需要早上7點起,凌晨1、2點睡。現今自己的女兒5歲,正在上幼兒園,住院后照顧家庭的壓力只能全背在妻子身上。
吳先生正在復檢中。圖 @南昌晚報
小儂搜索其自媒體賬號,抖音賬號
2025年1月7日
開始更新自己的康復日記,
小紅書2月9日更新第一則
《腦干出血ICU昏迷后60天康復重獲行走》。
4月23日上午,
吳先生在社交賬號發布了最新視頻,
稱“從此,我多了一次人生”。
圖 小紅書@腦干出血的程序員
他還叮囑網友保重身體,
表示自己是在上海做的康復,
現在已經不做程序員了,
正在貴州游玩。
治療共花了約50萬元。
(在評論區
他回復網友的部分留言↓)
昨天深夜,
他還在社交平臺發了
一篇長文講述發病經過以及現狀。
他表示,自己在ICU一共待了28天,
后來又去康復醫院待了70多天,
回家之后也一直在康復和鍛煉,
現在已經恢復了大約70%,
但可能沒有辦法完全康復了。
之前在一家創業型公司工作,
當面臨裁員壓力時,
精神壓力比較大。
生病之后,基本上沒了收入,
家庭經濟壓力也比較大,
女兒現在還小,
自己也在想方設法考慮如何回歸社會去掙錢,
現在選擇做自媒體也是一個嘗試。
“現在的我看待生活,
覺得讓自己開心很重要,
活得自由一點。
之前想著我要掙錢,
會在很多方面壓制自己,
現在的話我覺得更多的可能要去好好體驗生活,
讓自己過得快樂。
也希望大家如果覺得累了,
就歇一歇,我是前車之鑒。
如果能見到以前的自己,
我想對他說:‘好好愛自己。’”
原文如下:
向下滑動查看
圖 微博@腦干出血的程序員
吳先生的經歷,
給許多人敲響警鐘!
近年來,腦干出血已呈年輕化!
這是什么原因呢?
致死率超90%!
腦干出血為何找上年輕人?
據了解,腦干出血在年輕人群體中高發,腦干出血不再是“老年病”,20歲至40歲的年輕人發病率逐年上升。
什么是腦干出血?
腦干,堪稱人體的“司令部”,掌管著呼吸、心跳這些維持生命的關鍵功能。一旦這里出現出血,后果不堪設想。
醫學數據顯示,腦干出血的死亡率超過90%,哪怕只有5毫升的出血量,也足以讓經驗豐富的醫生捏一把冷汗。即便幸運保住性命,癱瘓、失語等后遺癥也可能伴隨終生。
腦干出血發生的原因
■高血壓年輕化:長期熬夜、高壓力、高鹽高脂飲食導致血壓失控;
■不良生活習慣:熬夜加班、通宵游戲(長期睡眠不足引發血管痙攣);
■先天血管畸形:如動脈瘤、海綿狀血管瘤等;
■酗酒、吸煙(直接損傷血管內皮)。
如何預防腦干出血?
- 定期測血壓:尤其長期熬夜者;
- 飲食健康:控鹽、控糖、少外賣,減少血管負擔;
- 拒絕熬夜:長期熬夜加班、凌晨的手機游戲等,遠不如健康珍貴;
- 遠離煙酒:酒精和尼古丁是血管的“隱形殺手”。
種種跡象表明,
腦干出血與長期熬夜
脫離不了關系。
幾點才是最佳睡眠時間呢?
科普時間:
22點至23點入睡
疾病風險最低
22點入睡,相當于搭上了褪黑素的“便車”
白天,褪黑素的分泌維持在較低水平;22點左右,褪黑素的分泌開始陡然增加。因此,22點入睡,正好與褪黑素大量分泌的時間相契合,可以充分發揮其促進睡眠的作用。
22點入睡,更貼合古人講究的“子午覺”
古人一直講究“睡好子午覺”,子時,即23點至凌晨1點。“子覺”說的是已經進入睡眠狀態,最好是進入深睡眠,而不是說23點才開始上床。
22點至23點入睡,疾病風險最低
研究發現,工作日22點至23點就寢的人,疾病風險最低,從心梗數據來看來看——
- 22點至23點就寢的人,心梗發病率為5.1%;
- 24點后就寢者,該數值為9.2%。
因此,22點至23點之間入睡,
才是正確的入睡時間
旁友們,
你們每天都是幾點入睡的呢?
【儂好上海·胖丁綜合編輯】
儂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綜合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素材來源:@勞動報@都市快報@南昌晚報@人民日報,各路網友,如有冒犯,敬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