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中國外長王毅同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北京舉行會晤。兩國外長就雙邊關系和地區最新局勢交換了意見。】
中伊會談舉行于伊美一系列不同級別的間接磋商背景之下。伊美兩國 專家的技術談判定于4月26日在阿曼舉行。來自中方的支持增加了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伊朗局勢及其核計劃的機會。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名譽所長朱威烈教授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采訪時指出,對伊朗來說,與中國及時溝通和美國磋商的情況很重要。
朱威烈專家說:“談判前夕伊朗外長阿拉格奇訪華,反映出伊方非常重視外交層面與中方的信息溝通,畢竟中國在全球南方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響力。實際上中國和俄羅斯在伊核問題上的立場趨同,雙方都希望美伊在各自底線基礎上能夠取得共識。而且中國和俄羅斯都是伊朗的戰略伙伴,伊朗向兩國通報信息,我們是樂見其成的。”
朱威烈專家還特別注意到了伊美分別在馬斯喀特和羅馬舉行的第一輪和第二輪間接會談中討論的主要問題。
朱威烈專家說“美伊間接談判的核心爭議是,美國對伊朗核武器的限制與伊朗對和平利用核能的堅持。目前來看,雙方能否在第三輪間接談判達成共識還存在不確定性因素。另外,伊朗在核問題談判中的基本要求是解除制裁,雙方若簽訂協議是否意味著美國將全面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也是未知數。因此,美伊間接談判的發展趨勢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我認為如果國際原子能機構能夠保持客觀公正立場,或有望推動雙方達成協議。但是,特朗普上任以來政策多變,是一個極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專家伊琳娜·費多羅娃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采訪時表示,海灣國家,首先是作為伊美調解人的阿曼,都在努力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伊朗問題,因此歡迎中國和俄羅斯的貢獻,以確保通過談判最終達成一致。
伊琳娜·費多羅娃專家說:“中國在伊朗問題上的維和努力是該地區所需要的,而中國只希望避免伊朗周邊軍事升級,因為這將嚴重打擊中國在中東的經濟利益。因此中國決定利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來實現和平解決,即伊美簽署協議,以避免美國威脅的軍事沖突的發生。這張牌還沒有從桌上拿走,美國對伊朗的壓力和威脅還在繼續。 ”
周三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會見了伊朗外長阿拉格齊。這表明,中伊伙伴關系對中國在中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至關重要。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小程序上線啦,歡迎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