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23日發布消息顯示,全國輻射環境監測結果表明,多年來,中國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
中國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李治國當日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輻射環境監測是核安全工作的基礎性工作,發揮著“耳目”和“哨兵”的作用。目前,中國的輻射環境監測網已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輻射環境監測網。
中國已建立國家、省和市三級輻射環境監測體系,建成全國輻射環境質量監測、重點核設施周圍輻射環境監督性監測、核與輻射應急監測“三張網”,實現輻射環境全覆蓋全天候監控。李治國表示,目前,中國國家級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網設立1835個監測點,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重要邊境口岸、核設施周邊以及其他重要邊境地區。
“提到輻射,很多人擔心影響健康,其實輻射無處不在。”李治國說,生活中有來自太空的宇宙射線分布在每個角落,在日常環境中的土壤、空氣、食物和水都有一定的輻射,所以就輻射來說,“你見與不見,它就在那里”。
“可以說,人類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起源、進化直到現在。”李治國說,甚至說,由于我們的身體里有一些放射性核素,比如鉀-40等放射性元素,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小的“放射源”。
李治國強調,在環境影響方面,多年監測結果表明,中國核設施周圍輻射環境水平一直保持良好,與20世紀80年代天然環境輻射本底調查相比,中國核設施周圍輻射環境沒有明顯變化。(完)
來源 | 中新社 記者:阮煜琳
提供環境新聞線索
環境新聞線索征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