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風”送崗促就業 企業選才助發展(主題)
——蘭州春招市場一線觀察(副題)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 王君潔
春招季到來,我省各地紛紛舉行招聘會,積極籌措崗位,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搭建精準對接平臺,加力穩崗擴崗。連日來,記者走訪蘭州春招市場,與求職者和用人單位面對面,感受就業市場脈動。
求職者通過自助設備瀏覽企業及崗位信息。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君潔
專場招聘,提升對接精準度
舉辦專場招聘會是提升人才與企業對接精準度的有效方式,通過聚焦特定行業、崗位或人群,提高匹配效率。今年以來,針對求職者多元化就業需求,我省各地、各部門舉辦多場專場招聘會,既有較大規模的組團招聘,也有“小而精、專而優”的雙選會。這些專場招聘會分行業、分領域開展招聘活動,提升供需對接的針對性和精準度。
3月29日,2025年“春風行動”暨甘肅共青團第八屆“青春招聘會”在省人力資源市場舉行。本次活動創新推出“直播帶崗”與“職場體驗”環節,為青年求職者提供全方位支持。
3月28日起,甘肅政法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等高校組織學生分批走進京東物流蘭州智能產業園、蘭州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等10家企業,通過實地觀摩、崗位實踐,零距離感受職場生態,提前適應職場環境,增強求職競爭力。
“通過參觀,對企業有了初步了解。在招聘會現場,與企業招聘人員的溝通更順暢,也更容易達成就業意向。”求職者權鑫向心儀的企業投出簡歷,目前正在進入面試環節。
3月28日,甘肅省醫藥衛生類院校(學科專業)畢業生就業聯盟招聘會暨甘肅中醫藥大學2025屆畢業生春季雙向選擇洽談會在蘭州舉辦。
為辦好此次雙選會,甘肅中醫藥大學招生就業處通過主動對接、實地走訪等多種方式,千方百計匯聚崗位資源,吸引了眾多優質單位前來參會。招聘現場,302家用人單位帶來3000多個崗位,涉及醫療衛生、生物醫藥、科研教育、醫療器械、健康管理等領域,學歷需求覆蓋專科至博士各層次,為畢業生提供多元化的就業選擇。據統計,活動累計接收簡歷1.2萬多份,1500多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簽約意向。
應屆畢業生王彬彬投遞了6份簡歷,和4家單位進行了深入交流,其中有3家單位有聘用意向。王彬彬欣喜地說,這種專場招聘會專業適配性更強,自己更愿意參與。
甘肅省女性專場招聘會現場。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馮樂凱
直播帶崗,線上引才促發展
今年以來,傳統現場招聘會同步開展“網絡招聘+直播帶崗”,主辦方及時更新發布崗位信息,求職者線上求職,網上實時了解崗位信息。
“周末在家刷手機,刷到家鄉蘭州的直播間里在介紹工作,我看到不少專業對口的崗位,給出的薪酬也不錯。”身在安徽的求職者鄭絮赟說,當天,她在甘肅省人力資源市場公眾號“直播帶崗”推介活動中獲取到招工崗位信息后,就投遞了電子簡歷。當天下午,公司人力資源專員與她取得聯系,進一步溝通確認企業和求職者雙方需求后,安排在3天后進行網上面試。
日前,在甘肅省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會現場,工作人員白欣愉為無法及時到達現場的求職網友介紹現場招聘企業崗位信息,實現在線交流。
“網友的提問涉及專業、薪酬、年齡等方面,我們和企業負責人在線答疑,有初步意向的可以直接在后臺投簡歷。”白欣愉說,求職者想要了解哪家企業,都可以在公屏上打出來,網友可以跟隨直播的鏡頭詳細了解情況。
今年以來,甘肅省人力資源市場大力舉辦各類招聘活動,有效促進了人才資源合理流動和配置,進一步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據統計,今年1月1日至4月13日,全省各級人社部門舉辦各類直播帶崗活動521場次,累計組織用人單位1.1萬家次,提供就業崗位28.4萬個,吸引257.8萬人次觀看直播,達成意向性就業協議1.08萬份。
直播帶崗不受地域限制,比傳統招聘會靈活,求職者留言咨詢崗位詳情,主播以及企業代表及時回應,實現了供需雙方的“零距離”對接,受到許多年輕求職者的喜愛。
“家門口”就業,受年輕人青睞
“春風送崗位·巾幗建新功”甘肅省女性專場招聘會現場,152家優質企業提供上萬個崗位,吸引了6000余名求職者入場。用人單位詳細展示崗位需求、薪資待遇等情況,求職者邊走邊看,尋找心儀的崗位。展位前,求職者與招聘人員交流熱絡……
一大早,畢業于蘭州財經大學投資學專業的陳付平就來到招聘會。通過了英語四級考試并考取會計資格證的她將求職目標鎖定在會計、出納崗位,經初步交流,她收到兩家單位復試邀請。
陳付平說,自己是蘭州人,十分看好家鄉的發展前景,如果被錄用,她將發揮專業所長,不斷積累工作經驗,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
29歲的李思晨大學畢業后在深圳做運營工作,去年,她辭去深圳的工作回到家鄉蘭州。“在外求學工作多年,還是覺得蘭州的環境最適合我。我想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還能方便照顧家人。”
“金三銀四”招聘季,2025年蘭州新區人才智力交流大會如約而至。在蘭州新區絲路綠地國際會展中心,333家參會企業帶著1.2萬余個崗位前來招賢納士。
“我想找份專業對口的工作,留在家鄉就業。”之前在武漢做銷售工作的王繼明,一大早來到“家門口”的大型招聘會尋找就業崗位。
記者走訪多場招聘會發現,如今,希望留在家鄉,在“家門口”就業,成為許多求職者的愿望。
崗位需求,看重工作經歷和能力
近年來,部分求職者由于缺乏社會經驗或有效信息,職業規劃不清晰,求職時屢屢碰壁;用人單位更關注求職者能做什么,以及能做的事與工資待遇是否匹配,求職者經歷和崗位需求不匹配問題日益凸顯。
在近日舉辦的一場應屆畢業生春季校園雙選會上,來自省內外120余家招聘企業招賢納士。蘭州文理學院的畢業生小張卻只投出了一份簡歷,“感覺企業給出的薪資待遇與預期存在差距,大多數企業要求有工作經驗……”小張有些遺憾。
在一家私營企業從事行政工作的雷婕認為,大多數畢業生對就業方向比較迷茫,對就業市場不甚了解。所學知識與企業實際需求存在脫節,導致“學用分離”的現象。
蘭州三毛實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蘆巧娟表示,作為勞動密集型的毛紡企業,很多年輕人不愿意來,有些年輕人干不長久。“學生應在畢業前兩年左右制定自己的職業規劃,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沉得下心來工作。”蘆巧娟說。
“學校應該加大專業培訓力度,在企業和學生之間搭建橋梁;企業應該在新員工入職時進行崗前培訓,全方位提升從業者專業水平。”蘭州城關區文書幼兒園人事處孫群老師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和武威職業學院等三所院校簽訂聯合培養協議,更精準地培養幼教專業人才。
甘肅明睿心理服務中心理事長、甘肅省女大學生就業創業導師季春暉表示,大學生應在入學之初就制定詳細的職業規劃,通過自我認知評估分析以及結合勞動力市場供需分析進行職業定位。她建議學生設立短期、中期及長期發展目標,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近距離感受職業所需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同時關注行業發展趨勢、薪酬待遇水平,不斷加強學習提升相關專業技能水平,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能力與崗位需求的匹配度。
來源:甘肅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