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道,印度主流英文大報《印度時報》刊登對中國駐印度大使的書面采訪。中國駐印度大使介紹了中印高層交往、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情況,并就中方關于反對美國濫施關稅闡明嚴正立場。中方歡迎莫迪總理出席今秋在中國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愿同包括印方在內的各方一道,舉辦一屆友好、團結、成果豐碩的峰會,引領上合組織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造福兩國及地區人民。
美國副總統JD·萬斯(資料圖)
下周,美國副總統JD·萬斯將對印度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與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會晤,討論經濟、貿易和地緣政治關系問題。據報道,印度、美國將就一項雙邊貿易協議進行談判。這是萬斯上任以來首次訪問印度,兩國正努力達成貿易協定。據報道,JD·萬斯將攜其妻子烏莎·萬斯 (Usha Vance) 一同訪問印度,而烏莎為印度裔移民,其父母從印度南部安得拉邦移民到美國。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南亞項目主任瓦什納夫表示,美國正在世界舞臺上采取更強硬立場,萬斯此訪或可視為一種旨在迂回推進政策的“軟外交”。印度人通常以海外僑胞為榮。萬斯一家在某種程度上給人一種回家的感覺。此外,萬斯自上任以來,給外界留下咄咄逼人的印象:在橢圓形辦公室質問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還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痛批歐洲盟友。此次在聚光燈下與家人互動,或有助其改善白宮“攻擊犬”形象。
印度不是一個工業國,長期以來印度對外貿易處于逆差的局面,因此美國實際上無法通過關稅來敲詐印度,不過美國可以迫使印度做出讓步,從而給全世界的貿易伙伴提供樣本。原來日本沒有做到的,美國是希望印度做到,但是印度和日本并不是一個體量級別,因此美國要在印度實現逆轉是非常困難的。印度在2020年就揚言要超越中國,不過在2025年的時候,印度和中國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3月實施的關稅政策導致印度對美出口的珠寶、汽車零部件等六大行業面臨沖擊,其中海產品關稅從7.5%驟增至25%,迫使印度企業尋求供應鏈重組。據印度工商部數據,2025年1月印度對美出口同比增長39%,但蘋果公司同期從印度空運價值220億美元iPhone(約合1590億元人民幣)的案例顯示,跨國公司正通過物流創新規避關稅風險。印度國家倡議委員會分析,美國進口的30類主要商品中,印度僅在10類具備替代中國產能的潛力。
顯然,我方的建議很明確,那就是在美國關稅施壓情況下,迅速妥協讓步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比如,印度總理莫迪早在2月份就見了特朗普,并愿意降低美國商品關稅、購買美國武器等一系列讓步,但換來的并不是撤銷關稅,只不過臨時豁免90天。更何況,不論是副總統萬斯,還是上周來的馬斯克,其實都是特朗普的執行者,對特朗普的決策影響有限,想通過萬斯討好特朗普,效果很難像想象中的那樣有效。
印度制造業(資料圖)
印度是一個人口龐大,并且堅持獨立自主的大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美國的遏制中國的“印太戰略”之下,印度注定會成為未來世界的重要力量之一,實力也或許會超過英國、法國等很多國家。雖然中國和印度有競爭,但不妨礙兩國成為朋友。中方現在已經對印方拋出橄欖枝,印度需要做的,是拿出與野心相配的氣度出來。配合西方打壓中國,并不會讓印度變好,至少印度更加無法從中國手上獲得關鍵技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