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美國的政治舞臺可謂風波迭起,特朗普與鮑威爾之間的摩擦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自今年4月開始,特朗普頻繁通過他的“真相社交”平臺發表激烈言論,直指鮑威爾,稱其為“慢半拍先生”,并強烈呼吁鮑威爾立刻下調利率以提振經濟。特朗普毫不掩飾自己的不滿情緒,指責鮑威爾的動作總是滯后且錯誤百出。
與此同時,中美之間的關稅爭端愈演愈烈,特朗普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明確表達了希望與中國達成和解的意愿。
然而,如果直接承認自己決策失誤,無疑會讓特朗普顏面盡失。因此,作為國家領導人,特朗普需要找到一個替罪羊來維護自己的權威,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顯然成為了最佳人選!
美國總統與美聯儲主席的唇槍舌戰
從3月19日,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首次發文要求“美聯儲最好降息”,到4月6日再次強調這是“鮑威爾降息的最佳時機”,再到4月7日補充道“反應遲緩的美聯儲必須立即行動”,他對鮑威爾降息的催促日益迫切。
而在4月17日這一天,特朗普更是多次公開批評鮑威爾的政策。上午,他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鮑威爾早就應該像歐洲央行那樣降低利率,并且越快離職越好;中午,在橢圓形辦公室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又施壓稱鮑威爾未能履行職責,指責他在利率問題上玩弄政治游戲。僅僅幾十分鐘后,他再度發聲,聲稱美聯儲應當降息,這是鮑威爾欠美國民眾的。
面對特朗普的一系列指責,鮑威爾并未選擇沉默,而是進行了強硬回擊。他指出,美國經濟基本面依然穩固,但特朗普混亂的關稅政策可能正在引發新的問題。
鮑威爾明確表示,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依賴于物價穩定,而當前需警惕關稅可能帶來的持續通脹風險。他進一步強調,美聯儲不存在所謂的“看跌期權”,不會因為市場的短期波動就采取緊急救市措施。
在4月16日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的演講中,鮑威爾直言不諱地提到,美國政府宣布的關稅上調幅度遠超預期,這可能對經濟造成超出預期的影響,使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制定面臨更加復雜的局面。他表示,在決定是否調整利率之前,將繼續密切關注加征關稅及其他經濟政策的實際效果。
他還反復重申美聯儲的獨立性原則,堅稱政策調整應基于經濟數據而非政治干預。
兩人之間的激烈交鋒,讓金融市場也隨之起伏不定。
這場總統與央行行長之間的較量,在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國不斷上演,令人瞠目結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兩人如此激烈的矛盾?這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深層局勢呢?
早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兩人的分歧便已初露端倪。2017年,特朗普提名鮑威爾接替耶倫擔任美聯儲主席,當時或許他并未料到,未來會在貨幣政策上與鮑威爾產生如此尖銳的沖突。
2018年,特朗普推行高關稅政策,試圖借此振興美國制造業,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美國優先”的戰略目標。然而,這一政策的實施卻導致美國企業成本大幅上升,許多依賴進口原材料的企業利潤急劇下滑,股市也隨之劇烈震蕩。
為了應對關稅政策帶來的通脹壓力,美聯儲選擇加息。在鮑威爾看來,這是為了維持物價穩定,防止經濟過熱,符合經濟規律和美聯儲的職責范圍。
然而,特朗普卻認為,加息嚴重阻礙了經濟發展,增加了企業的融資難度,破壞了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性。他將股市下跌等一系列經濟問題的責任全部歸咎于鮑威爾,指責鮑威爾沒有配合他的政策方向,至此,兩人的矛盾逐漸公開化。
進入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后,中美關稅大戰的爆發讓兩人的矛盾進一步升級。為了在貿易戰中占據優勢,特朗普希望美聯儲能夠配合他的策略,通過降息釋放流動性,提振美股,為美國經濟注入一針“強心劑”,以緩解貿易戰對經濟造成的沖擊。
他急需在公眾面前展示自己有能力掌控經濟局勢,解決貿易爭端,鞏固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霸主地位。
然而,鮑威爾對此保持冷靜,他認為降息可能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后果,如通脹失控、資產泡沫加劇等,這對美國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將是重大威脅。
鮑威爾多次重申,美聯儲將堅持政策獨立性,任何調整都必須基于經濟數據而非政治干預。他堅定表示,不能讓美聯儲淪為政治的“棋子”,而要為美國經濟的長遠發展負責。
在這場沖突中,特朗普對美聯儲不受白宮控制感到極為不滿。他認為,作為總統,自己有權對貨幣政策施加更大影響,美聯儲應當配合他的政策,服務于他的政治目標。而鮑威爾則堅守美聯儲的獨立性原則,堅決捍衛美聯儲的專業決策地位,不愿被政治因素左右。
這種政策理念的巨大差異和權力博弈,使得兩人的矛盾不斷激化,最終演變成如今這般劍拔弩張的局面,給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特朗普的“甩鍋”策略
特朗普如此急切地將矛頭指向鮑威爾,無非是希望通過迫使美聯儲降息,來降低企業成本和債務壓力,從而推動他所謂的“美國優先”經濟政策。
在他眼中,降息可以刺激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機會,提升美國經濟的競爭力,進而挽回一些因關稅大戰而流失的民心,重塑自己在民眾心中的形象。
此外,特朗普試圖打破美聯儲的獨立傳統,將貨幣政策工具政治化,以便更直接地配合其貿易戰和財政刺激政策。
長期以來,美聯儲一直保持著相對獨立的決策機制,這讓特朗普感到自己的權力受到了限制。他渴望掌控貨幣政策,讓美聯儲為他的政治目標服務,而鮑威爾堅持美聯儲獨立性的態度,顯然成為了他實現這一目標的障礙。
最后,特朗普希望將美國通脹上升和經濟增長放緩歸咎于鮑威爾的政策失誤,以此轉移公眾對他貿易政策負面影響的批評。
在中美關稅大戰中,他的關稅政策不僅未達到預期效果,反而讓美國經濟陷入困境,民眾對他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此時,把責任推給鮑威爾,成為了他緩解壓力的一種手段。
如果特朗普真的解雇鮑威爾,可能會引發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讓美國經濟陷入更深的危機。
市場對美聯儲獨立性的重視程度極高,一旦這種獨立性受到威脅,投資者信心將遭受嚴重打擊,股市、債市、匯市等金融市場可能出現劇烈波動,這是特朗普不得不慎重考慮的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