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藥品管理局要求各地檢查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和TikTok、Zalo、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媒體上化妝品的經營行為。
3月24日,在一些地方檢查發現存在諸如化妝品在未獲許可的場所生產、產品成分配方與申報檔案不符或內容被篡改等違規情況的背景下,越南衛生部提出了上述要求。
另一方面,越南衛生部還發現企業、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和社交媒體平臺上售賣的化妝品存在是水貨、假貨、來源不明或未獲許可等問題。甚至有跡象表明存在走私化妝品和逃稅的情況;化妝品廣告內容與產品本質不符,還誤導消費者將其當作藥品。廣告內容使用了醫療機構的圖片、服裝、名稱、信件、文章以及醫生、藥劑師、其他醫護人員的形象。
因此,為保障消費者的安全和權益,衛生部建議各地嚴格檢查網絡上的化妝品經營活動。其中,重點檢查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和TikTok、Zalo、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媒體平臺。目的是發現并處理非法生產、經營化妝品,疑似假貨、來源不明的化妝品;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的行為。違規產品將被召回并銷毀,同時若發現有犯罪跡象,將把案件移送調查機關進行刑事處理。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未獲許可的場所生產、加工化妝品;必須對產品的安全、質量和功效負責。只有在獲得國家管理部門頒發的產品申報接收編號后,才能將產品投放市場。
警方查獲了假藥
4月20日,越南衛生部宣布查獲21種假藥,其中4種被鑒定為已獲許可流通的假藥,包括:四環素、氯昔洛韋、法克特和Neo-Codion。其余16個產品均不符合名單上任何獲得衛生部流通注冊許可的藥品。越南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謝孟雄(T? M?nh Hùng)表示,這些假冒產品主要通過網絡和零售渠道銷售。
此前,越南清化省警方還搗毀了全國范圍內大規模假藥生產販賣團伙,抓獲14名嫌疑人。偵查人員稱,自2021年起直至被捕,該團伙已向市場銷售大量假藥,非法獲利近2000億越南盾。
兩天前,越南衛生部還要求各地管控網絡上處方藥的買賣情況以及電子商務平臺上的相關交易,并建議民眾在合法藥店購買藥品。在警方不斷發現生產、銷售假牛奶和假藥的情況后,采取了這一嚴格的管控措施。這些假產品主要在網絡上和零售渠道銷售。購買和使用假貨可能會影響人體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