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陽縣陽坡村通過制度創新與功能融合,將農家書屋打造為集知識傳播、技能培訓、文化傳承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綜合平臺。書屋通過政府劃撥、社會捐贈等途徑匯聚1800余冊書籍,涵蓋農業技術、人文歷史等多元領域,年更新書籍100余冊,滿足全年齡段村民需求,探索出“文化惠民+科技賦能”的鄉村治理新路徑。
書屋由村“兩委”干部直接擔任管理員,制定《出版物借閱制度》《管理員崗位職責》等規范性文件,保障每周開放5天、每日服務時長超8小時。通過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建立“村校聯建”機制,引入百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參與運營,形成“專家講座+親子活動+非遺體驗”的立體化服務網絡。
“通過書屋的親子閱讀活動,孩子現在每周主動借書3次,家庭溝通明顯增多。”村民王大姐表示。陽坡村通過精準服務賦能生產生活,書屋藏書配置實用性突出。農業生產區配備《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家禽高效養殖要點》等技術書籍,年均舉辦農技講座4場,邀請中國農科院、西北農林科大專家現場指導;生活服務區涵蓋法律咨詢、家庭育兒等實用指南,配套“非遺漆扇工作坊”“植物拓染體驗”等特色活動;創新設立“低空經濟”“AIGC技術”專題書架,展出無人機研學成果及AI生成的村莊文化影像作品。
此外,書屋創造性推行“3+”運營體系,多元融合激發文化活力。“農家書屋+節慶”春節聯歡、非遺主題展等文化活動貫穿全年;“農家書屋+志愿服務”:北航師生開展墻繪美化、AI音樂創作等藝術鄉建項目;“農家書屋+文明實踐”:融合黨員教育、法治宣傳等功能,打造“張海英教授鄉村振興講堂”等品牌活動。
下一步,陽坡村將擴大“農家書屋+”矩陣,聯動高校資源,深化“文化+”模式,積極探索農家書屋與鄉村旅游的融合發展,以文化為引領,推動陽坡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秦文平)
來源: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