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羅里達州的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恐怖遭遇,大門口門鈴突然響了,攝像頭拍攝到2位神秘“訪客”。
它們全身長滿鱗片,體格健壯,徘徊在家門口,異常急切地想讓主人開門,進入屋內。
這2位訪客不是人類,而是2條大鱷魚,而且是2條“笨拙”,但還算有“禮貌”的鱷魚。
為什么說它們有禮貌呢?因為在進門前,它們有嘗試去“敲門”。
根據視頻來看,2條鱷魚是在晚上九點多到訪的,一前一后,前面那只鱷魚似乎非常懂禮儀。
它在門口后肢著地保持站立姿勢,用頭去“按門鈴”。可能是平時四腳爬行慣了,突然雙腳站立重心不穩,“砰”一聲摔地上了。
發生巨大響動后,2只鱷魚停頓了幾秒,似乎在期待房屋主人聽到聲音后能打開門,歡迎它們。
然而,等了一會,沒人應門。
眼看著自己不太受歡迎,前面那只鱷魚有些不耐煩了,它在門口左看看右看看,還時不時透過玻璃朝屋里瞅。
最后,它還是再次大膽站了起來去“敲門”,還故意用爪子撓門和墻壁,試圖再次引起主人的注意,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更狼狽的是,這一次,它再次失去了平衡,又摔了,摔倒時嘴巴剛好卡在凳子和墻壁之間,非常搞笑。
這和它的同伴形成鮮明對比,它的同伴一直很淡定,站在后面就這么一動不動看著它。
后來這2條鱷魚何去何從,視頻里沒有交代,視頻只有30秒,一發布就火了,網友的評論炸開鍋了。
有人說,這就是真實的佛羅里達州。
“歡迎來到佛羅里達州,這里是真實版的侏羅紀公園,唯一能在家里遇到鱷魚的地方。”
破壞紗窗門闖入住宅
有人開玩笑,認為鱷魚想進門,不一定是想吃掉主人,也有可能是:
“我們正在做食物,能借我一點鹽嗎?”
還有人感嘆,鱷魚越來越聰明了。
“太可怕了,鱷魚為了進到住宅里,它居然學會了敲門。慶幸,沒有人開門。”
但無論如何,這只鱷魚至少還是“禮貌敲門”了,不像瑪麗·霍倫巴克 (Mary Hollenback)的“客人”那樣不請自來。
瑪麗也住在佛羅里達州,有一天她正在家里看電視,突然聽到前門的紗窗有異響。
原本以為是陌生人走錯進到家里了,沒成想映入眼簾的是一條2米多長的大鱷魚。
那一瞬間,瑪麗腦子里只有兩個念頭:我家里怎么會有鱷魚?我該怎么擺脫它?
她想報警,但手機放在離鱷魚很近的柜子上,沒辦法,她就只能“渾身顫抖”慢慢靠近去拿手機,然后報了警。
最后來了5個大漢,2個警察3個動保工作人員,集體出動才將鱷魚“請出”家門。
左美洲短吻鱷;右美洲鱷
在野外看到鱷魚,很多地方都能實現,但要是想看鱷魚進家門這樣的場景,確實只能在佛羅里達州見到。這里不光有陽光海灘,還有很多蟒蛇和鱷魚。
預估,美國東南部分布著約500萬條鱷魚,其中佛羅里達州就有125萬條。
佛羅里達州本土的鱷魚有兩種,美洲短吻鱷和美洲鱷。兩者數量懸殊,125萬只鱷魚里,美洲鱷只有 2000 條左右。
開頭視頻里出現的鱷魚,就是隨處可見的美洲短吻鱷,它的特點就是:身體圓筒形、嘴巴又寬又短、顏色較黑、四肢粗壯。而美洲鱷顏色是灰綠色或橄欖綠色,嘴巴細長一點。
美洲短吻鱷能達到如今的數量級,主要受益于動物保護條例,1967年,它被列為瀕危物種,到1987年就脫離瀕危狀態了,到現在數量已經到了百萬以上。
在佛羅里達州,鱷魚的數量雖說還沒上升到泛濫的程度,但以它目前密集分布的狀態,當地居民生活中很難避開它,為保安全還得防。
所以,經常可以看到防鱷魚的安全提示,例如不要野游,有標示的游泳區域,最好也只在白天去游泳;不要喂鱷魚;不要亂丟食物;如果房子離水源比較近,最好裝個圍欄……
在和人類的“斗智斗勇”中,鱷魚似乎也變聰明了。
不僅學會了“敲門”進住宅,它甚至還學會爬樹、翻欄桿,翻不過去,就從柵欄中間的空隙中硬擠過去。
鱷魚摔跤
好在,鱷魚對人類本身沒有多大的興趣,到目前,襲擊致死的案例很罕見,受傷的大多也是雄性鱷魚應激反應導致的。
而且,佛羅里達州的居民也是比較樂觀的,他們已習以為常,能和鱷魚和諧共處,也能在鱷魚狩獵和鱷魚摔跤這些項目中自娛自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