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這個人,其實早已定性,而且還是毫無爭議的定性,不就是一個“軍事天才,政治蠢材”嘛!
這位同志在某種程度還是很值得同情的,畢竟是幫劉邦打下了三分之二的江山嘛,最后以那樣一種方式死去,沒法不讓人同情。
但是韓信真的就必須被同情嗎?其實未必!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其實在他打下趙國之后,跟李左車深度交流了之后,他就注定沒法跟劉邦共生了。很簡單一個道理,韓信突破了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了。
咱給大家捋一捋這背后的邏輯哈!
韓信一開始就覺得自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才,不給大將軍的職位,就不伺候。這有毛病沒?當然沒有呀!人家自我要求極高能有什么毛病呢?
但是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項羽不滿足他有毛病沒?當然也沒毛病嘛!你韓信可以開價,人家項羽就不能還價嗎?難道你韓信就可以做霸道生意?人家項羽不是不愿意用你,用人是要看成本的。你一上來就要當大將軍,人家項羽自己怎么辦?怎么給其他人一個合理的交代呢?三塊五塊的生意,別人是可以讓步的,三千萬五千萬的生意就不是那個意思了哈!所以,咱們去看劉邦,其實一開始對待韓信的態度跟項羽有毛區別呀!當然,后面是因為蕭何這個貴人,劉邦還是讓韓信如愿了。但是在這種前提下建立起來的關系,劉邦后面一直就不信任韓信,人家劉邦有錯嗎?
劉邦發起彭城之戰時,帶著你韓信了嗎?為什么不帶你呢?你韓信自己去想一想吧!
在此,跟朋友們說句很扎心的話,甲方思維和乙方思維原本是沒有對錯的,怎么才是錯呢?搞反了才是錯!
韓信意識到這背后的問題了嗎?個人認為他還是意識到了,他找李左車請求答疑解惑,其實主要就是一個問題——該怎么去維系自己跟劉邦的關系問題,是該自立還是死忠于劉邦?李左車的答復其實也相當高水平,看似什么都沒說,但實際上什么都說了——先不要急著站隊,讓子彈飛一會嘛,反正最終你不表態,天下局勢就不可能進入收尾階段,急個毛?
但是,大家可以去總結下,看看韓信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和問題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聽話、做事都聽一半、做一半”?他跟李左車深度交流之后,這個毛病又犯了。
滅趙之后,韓信聽從李左車的建議,在趙地厲兵秣馬,成功威逼降服了燕國,整個北方戰場只有東方的齊國還孤懸一線在垂死掙扎。但隨即韓信宣布,齊國不好打,計劃用一年左右的時間來滅齊。
齊國不好打,所以放緩進攻齊國的計劃,這種事情在表面上是解釋得過去的。但是仔細一想,卻并不是那么好解釋的,難道魏國、趙國這種地方就好打嗎?也沒見你韓信什么磨磨蹭蹭的呀,全是馬不停蹄地閃電出擊了,結果你韓信剛一占領趙地,便表示要在趙地從長計議,劉邦他內心真的會沒有其他想法嗎?
所以,韓信其實是聽了李左車的意見的,已經有了明顯的在趙地擁兵自重、靜觀其變的趨勢了。這其實沒什么問題,畢竟在那樣一個勾心斗角的混亂局勢之中,逮到機會就想自立門戶是相當普遍和正常的。
出問題的是韓信接下來的反應和動作。
滎陽方面的戰況因為項羽當時已經派大將龍且逐漸平定了英布的反叛,所以沒有了后顧之憂,進而全力對劉邦發起了進攻。滎陽失守,劉邦逃往成皋;成皋再度失守,劉邦又逃入了關中。
劉邦回到關中重整旗鼓準備反攻項羽,打算重新奪回成皋、敖倉,但被一個姓袁的謀士勸阻了。姓袁的謀士勸劉邦兵出武關,把項羽吸引在武關南陽一帶。同時,命令韓信等人迅速將新占領的趙國、燕國等勢力都拉入到反楚戰爭中來,還要派人去爭取齊國,讓他們也來合擊項羽。總而言之,要把群毆項羽做到極致。
劉邦聽從建議,從武關方向出兵之后,在南陽地區鬧出了不小的動靜。同時得益于彭越在楚國大后方到處搗亂,一度打到了彭城周圍,在下邳縣大敗楚軍項聲、薛公部隊,擊殺薛公,彭城震動,所以項羽被迫回軍救急了。
項羽回軍去打彭越又根本沒打著,彭越一聽說項羽回來了,一溜煙就跑到北邊去了。而劉邦一聽說項羽跑了,又趁機奪回了滎陽防線。
顧此失彼的項羽把怒火集中到了劉邦身上,再次圍困了滎陽。然后又重新攻克了滎陽、奪回了成皋。
劉邦這次沒有跑回關中去了,因為才從關中集資回來,知道關中可能也沒啥家底子了。所以他偷偷地跑到了韓信駐兵的修武縣,派人偷了韓信的兵符,奪了韓信的兵權。
這件事要跟大家好好嘮嘮哈!劉邦前線的部隊損傷慘重,拿韓信的部隊去補充兵力,這是沒話說的。因為人家劉邦是主,你韓信是臣,他的是他的,你的還是他的。問題就在于劉邦奪兵權的方式,他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走正式流程?不放心你韓信唄?怕你韓信武裝反抗唄?這些東西串聯到一起說明什么?說明劉邦是把你韓信防賊一樣防著的,也說明你韓信在趙地擁兵自重也是有人心里有數的。
劉邦奪了韓信的兵權之后,任命張耳為趙王,巡行趙國各地,安撫地方,守衛國土。任命韓信為漢相國,并配備曹參、灌嬰兩位大將,令他重新在趙國征兵,整編后東進征討齊國。這就是帝王心術,要把你韓信壓榨出所有的剩余價值,只要你韓信被逼受不了了,但凡有啥行差踏錯,就可以正大光明地滅了你。
其實換作其他人,這個時候是應該重新評判自己與劉邦的關系的。如果說韓信之前還對劉邦抱有某種幻想,可以理解,但經此一事之后,韓信要是再不能明白劉邦的帝王心術,那就只能怪韓信自己過于糊涂了。劉邦都對你這樣了,李左車前面都把話跟你說得那么明白了,未來該何去何從,你韓信心里沒點數嗎?但是韓信是怎么應對的呢?大家繼續往下看吧!
劉邦帶走了韓信的部隊重新跟項羽死磕,但不出意外地再次被項羽吊打,滎陽、成皋等險要依然沒有奪回來,全靠彭越到處搗亂的游擊戰在牽制項羽。最后在鞏縣接受了酈食其的建議,想以外交手段去爭取齊國。外交負責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酈食其。
酈食其出使齊國后,任務完成得相當漂亮。因為田橫、田廣雖然得到了項羽的政治承認,但是齊楚之間那么多、那么大的狗血恩怨一下子還是化解不了的,所以田橫、田廣叔侄沒怎么糾結,就順勢從了劉邦。找個渣男總比孤苦伶仃一輩子好吧。而且齊國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還準備擇日南下伐楚了。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在趙地重新招兵買馬的韓信也于公元前204年十月統領數萬大軍逼近黃河渡口平原津(項羽當初發起巨鹿之戰的黃河渡口),與齊軍隔岸對峙。
為啥這個時候韓信開始攻齊了呢?因為劉邦之前已經多次催促過韓信了嘛!
齊國方面因為已經被酈食其勸降了,所以就把韓信當成友軍,完全不設防。同時也把相關情況傳遞給了韓信,咱們現在是一家人了,漢國人不打漢國人哈!
韓信一開始還是很猶豫的,下令大軍就地休整,停止渡河攻齊。
其實這個時候事情都還處于表面和諧的范圍內,劉邦雖然對韓信極度不信任,而韓信也有心猿意馬的跡象了,但終究誰也沒有干出什么讓彼此下不了臺面的大錯來。后面再邊走邊看不也挺好嗎?
可是韓信的謀士蒯徹卻對韓信說:酈食其一個只會耍嘴皮子的文人,現在功勞卻超過了你,你一年多方才徹底平定趙國五十余座城池,人家動一下嘴皮子就拿下齊國七十余座城池,你心甘嗎?服氣嗎?他酈食其是奉漢王之令去游說齊國的,你韓信也是奉漢王之令去攻打齊國的,咱們各玩各的,有啥事全往你不知情上面推唄,畢竟漢王也沒有啥文件明確讓你不要攻齊了呀!
蒯徹這個建議其實跟李左車當初的意見是一個意思——不要太相信劉邦了,在這亂世,只有自己有兵有地盤,才有話語權。不然,你永遠就是別人的工具人。
韓信這個糾結的人最終聽從了蒯徹的意見,這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他跟劉邦的感情注定破裂,攻齊之后然后自立這也是一種活法和選擇,是對于自身安全與命運的負責任。但是,關鍵是韓信這次又是聽話聽一半,后面占領了齊地,蒯徹勸他自立、一輩子不低頭的項羽也派人來拉攏他了,他就是不愿意自立。不愿自立就算了,還各種向劉邦提威脅性條件。
糾結先生韓信在聽了蒯徹的意見后,下令全軍渡河偷襲齊地。可想而知,毫無防備的齊軍能是兵仙韓信對手嗎?韓信在歷下城(今濟南歷下區)一舉擊潰齊軍主力,然后馬不停蹄地向臨淄進軍。猝不及防的齊國瀕臨崩潰。
韓信是爽了,但是齊國人卻是徹底憤怒了,人家本來東有泰山,北有濟水、黃河天險,只要依靠這兩道天險層層設防,離亡國還早著呢。結果被你們漢國人一唱一和地忽悠了,瞬間崩盤,心里哪里能過得想。于是,齊王田廣、丞相田橫下令將酈食其扔到大鍋里給活活地煮死了。
酈食其這么一位秦末第一外交家,倒在了即將勝利撞線的終點前,而且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上。你韓信真的良心能安嗎?
兵仙韓信短暫的一生,在軍事上確實交出了一份堪稱完美的滿分答卷,但是他最終的悲慘結局真的是他咎由自取。咱們每一個活在復雜的社會之中的人,其實都應該對韓信引以為戒。邏輯和理由如下:
你韓信以高價彩禮逼著劉邦娶你的,而且還是你在項羽那里逼婚不成之后。這其實也沒有太大問題,畢竟想把自己賣個更高價格的人從來都不止韓信一個人。關鍵是你韓信多少也得學會替別人考慮一下,或者學會去揣摩一下別人的心思呀,人家被逼高價消費了,他心里會舒服嗎?他難道不需要從你身上去找心理平衡嗎?
所以咱們當下很多小可愛的女孩子,真的要好好反省一下,不要覺得你讓一個男人付出了天價彩禮娶了你對你是一件好事,百分百后面是夠你受的!你是我花大價錢買回來的,我為什么要尊重你呢?我為什么要信任你呢?我為什么不能讓你當牛做馬呢?我怎么對待你,在我心里都是理所當然的呀!
也就是說,韓信跟劉邦是沒有感情基礎、只有利益基礎的。所以后面韓信最正確的做法就是只考量利益而不糾結感情。還定三秦之后,你劉邦不信任我,我無所謂,反正你信任我的時候,我幫你從漢中打出來了,我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你。后面你在彭城之戰吃了大虧,又啟用我去開辟北方第二戰場,我也毫無怨言,我拿了你的錢幫你干事是天經地義的,只要你敢用我,我就給你干出一番成績來……這樣難道不是很好嗎?彼此都有默契、都有自知之明,這不相處得很輕松嗎?
但是,在滅趙之后,韓信的心思變了,開始變得既要又要還要了。你韓信聽從了李左車的建議在趙地隔岸觀火,劉邦不說你想趁機自立,但說你居心叵測、消極怠工有沒有問題呢?人家派你出去開拓市場,但你卻有把新開拓的市場占為己有的跡象,劉邦后面悄無聲息地奪了你的兵權又有什么問題呢?
其實韓信的問題就是在于他自身的捉摸不定,如果他選擇死忠于劉邦沒問題,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情感嘛;如果選擇果斷跟劉邦劃清界限也沒問題,對得起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嘛。可是韓信卻反復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說他忠于劉邦嘛,他又專干那些必然會引起劉邦猜忌的事情;說他一心要背叛劉邦嘛,他又多次放棄自立的機會。
其實李左車和蒯徹才是真正的明白人,他們的道德水準不一定很高,但是對人性和人性的把控是到位的。劉邦顯然就不是一個愿意跟你韓信白頭到老的良人嘛,該斷不斷,必受其亂呀,抓緊時間給自己攢點私房錢吧,萬一出現了什么意外,自己最起碼還有應付的實力嘛。
韓信動了自己攢私房錢的心思,但是卻始終沒有擺脫劉邦、自己獨立的意識。這其實也沒問題,你相中了劉邦,就好好地跟人家過一輩子唄。盡管之前的感情基礎不好,還有一些誤會矛盾,交給時間慢慢去淡化消解唄!
可是,韓信在攻齊這件事上,一舉把自己的路給走絕了。酈食其這樣的大咖同事,你怎么能坑他呢?把他坑死了,你怎么跟劉邦交代呢?你怎么給天下人解釋呢?你這么做給天下人傳遞的信號就只有一個——你已經不把劉邦當回事了,他愛咋地就咋地。按現在的婚戀關系來講,你這是公然跟劉邦分居了,兩人就差沒辦理離婚手續了呀!
所以在不擇手段攻取齊國之后,韓信的未來出路就只有一種可能,也就是蒯徹后面苦口婆心地勸他在齊地自立了。
很遺憾,韓信在作死自己的路上從來都是無休止的,他拒絕了三分天下,而各種不知深淺地跟劉邦討價還價。這樣的人,神仙難救呀!
有時候,我們仔細去思考劉邦和韓信之間的微妙關系,其實還真是韓信的問題多得多。韓信智商高、能力大、功勞足,但是情商、逆商幾乎就是零。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韓信就是高智商的精致利己主義者,還是那種看似聰明實則糊涂的精致利己主義者。
咱舉個例子,很多建立在天價彩禮基礎上的情侶和夫妻,是不是很多最后都活成了劉邦和韓信這個樣子了?男方心里一直過不去當初被索要天價彩禮那道坎,所以在得手了之后很難尊重和信任女方。女方又會反過來因此缺少生活幸福感,然后在周圍一些亂七八糟的聲音之中迷失了自我,跟其他人玩了曖昧。最后,盡管雙方都沒有實質性出軌,但彼此就是難以避免要分道揚鑣,甚至你死我活……
所以呀,韓信以及跟韓信類似的朋友,咱們為什么要多讀史書呢?讀史書不是為了多聽幾個奇奇怪怪的故事,而是要從歷史演變之中去總結人性演變邏輯。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這些看似很復雜的問題,其實真正的高手聽一聽歷史故事就能明白過來。比如劉邦,他不就是聽了聽酈食其跟他講了一通歷史故事,就判斷出了酈食其是個有水平的人了?你韓信前面不有白起、李牧等人給你試錯了嗎?雖不雷同,亦有相似,你咋就什么都沒學到呢?
韓信呀韓信,自此你已經把自己的路走絕了,安心等死吧!也別怨誰,主要還是怨你自己。你跟那些到處撩騷,最后被配偶趕出家門,然后各種解釋自己沒打算出軌的可憐又可恨之人,其實沒啥太多區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