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高鐵建設的熱潮,是不是真的要慢慢降溫了呢?
先是湖北果斷叫停了7條高鐵線路,接著全國高鐵新增運營里程也從5474公里縮減到了2457公里。
為什么高鐵建設突然按下了“暫停鍵”?背后到底藏著哪些原因呢?
本文內容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內容為作品完整存在虛構成分,如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利用率低·】——?
作為高鐵大省的湖北,如今卻一口氣取消了七條高鐵路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政策調整的影響。
以武漢至貴陽高鐵和武漢至南昌高鐵為例。
武漢至貴陽高鐵原本是為了加強華中與西南地區的聯系,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而規劃的。
但實際上,現有的滬昆高鐵武漢至貴陽通道使用率并不高,平均只有60%左右,而且這條線路并未被列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這就意味著它既沒有政策支持,從實際運行效率和資源合理利用的角度來看,也沒有足夠的建設必要性,因此只能被暫時擱置。
?——【·成本高·】——?
高鐵建設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程,每公里的建設成本通常在1.5億到2億元之間。
如此高昂的投入,對地方財政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比如十堰至宜昌高鐵,由于特殊的地理條件,需要穿越秦巴山區,橋梁隧道的比例非常高,這使得建設成本進一步增加,每公里造價遠超平均水平。
對于地方財政而言,要承擔這樣龐大的資金需求,難度可想而知。
此外,國鐵集團的債務風險問題也不容忽視。
截至2020年底,國鐵集團的負債總額已高達5.71萬億元。
為了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國家不得不對鐵路建設投資進行嚴格控制,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在這種背景下,高鐵建設的規模和速度自然會受到一定影響。
畢竟,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必須優先保障那些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顯著、更符合整體發展戰略的項目。
于是,一些經濟效益不明顯且資金需求過大的高鐵建設計劃就被迫進行了調整。
?——【·生態保護·】——?
當前我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這對高鐵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有些規劃中的高鐵線路,因為需要穿過生態保護紅線區域或環境敏感區,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難題。
例如咸寧至九江高鐵,按照最初的規劃,它需要穿過幕阜山生態區。
幕阜山生態區生物多樣性豐富,許多珍稀動植物在這里棲息,生態價值極高。
在這種情況下,建設高鐵必須充分評估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確保工程建設不會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
然而,幕阜山生態區的環保要求極為嚴格,咸寧至九江高鐵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面臨重重困難。
這意味著,如果還想繼續推動這條高鐵的建設,就必須重新優化線路設計,或者采取更加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以此來實現高鐵建設和生態保護之間的平衡。
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難題讓項目的推進陷入了停滯。
?——【·結語·】——?
所以,湖北取消這7條高鐵線路,并不是草率決定,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
現在,高鐵建設已經不再單純追求線路的廣度和密度,更多地開始關注精細化管理以及綜合考量其他因素。
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投入到更有價值的項目中,才能使高鐵網絡布局更加科學合理,更好地滿足湖北整體發展需求,同時也為未來高鐵建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信息來源:市交通運輸局規劃處,2021年12月1日,湖北省:發布《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1月3日,2024年中國投產高鐵2457公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