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全身骨折達13處、左腿被迫截肢、至親相繼離世……這樣的痛苦,真的難以想象有多沉重。
2010年,王輝經歷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時光。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了她丈夫和小女兒的生命,也幾乎讓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在無盡的黑暗中,她該如何面對破碎的家庭和殘缺的身體?
破碎的起點
2010年5月9日凌晨,北京長安街一片寂靜。
突然,“砰”的一聲巨響,一輛黑色英菲尼迪轎車飛速沖來,時速接近120公里,狠狠撞上了一輛白色菲亞特。
菲亞特被撞得原地轉了好幾圈,車身嚴重變形,現場慘不忍睹。這起“英菲尼迪車禍案”很快在北京傳開,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白色菲亞特里坐的是王輝一家。
王輝是北大畢業的才女,干練能干;丈夫陳偉寧是清華畢業生,事業有成。
他們還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珍珍和珠珠,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滿。
可這場車禍徹底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平靜。
事發前一天是母親節,王輝和丈夫原本計劃回家慶祝,做一頓豐盛的晚餐。然而半夜小女兒珠珠突然肚子疼,兩口子急忙開車送她去兒童醫院,完全顧不上過節了。
當時一家人臉上還帶著笑容,誰能想到這是最后一次團聚。
后來很長一段時間,王輝總回憶起那天早上的情景:長安街上車輛稀少,路燈昏黃。她和珠珠在后座打瞌睡,母女倆緊緊依偎著,陳偉寧專注地開車,車里安靜祥和。
誰也沒想到,這份寧靜如此短暫。紅燈即將變綠時,一輛黑色轎車突然失控,猛地撞了過來。
王輝在這次猛烈的撞擊中當場昏迷,失去了知覺。等她再次睜開眼睛時,已經躺在醫院的重癥監護室里。
渾身疼痛難忍,連呼吸都變得困難。醫生告訴她,她遭遇了嚴重的車禍,身上有13處骨折,左腿因傷勢過重被截短了5厘米。
但那時的她還不知道,更大的打擊還在后面。這次事故不僅帶來了身體上的折磨,更讓她的內心承受了無法愈合的傷痛。
實際上,在車禍發生后的第二天凌晨,陳偉寧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5歲。
而他們6歲的小女兒珠珠在重癥監護室里堅持了9天,最終還是沒能挺過來。
為了不讓她承受不住這樣的噩耗,家人選擇暫時隱瞞真相,只告訴她丈夫和孩子也在醫院接受治療,雖然傷得不輕但情況穩定,希望她能安心養傷。
殘酷真相
住院期間,王輝強忍著身上的疼痛,卻始終牽掛著丈夫和女兒的情況。
她一次次詢問醫生他們的狀況,得到的卻是含糊其辭的回答。
她心里隱隱不安,總覺得有什么事情瞞著自己,卻又不敢多想,害怕聽到最壞的結果。
直到兩個月后,家里人實在無法再隱瞞下去,才把實情告訴了她。
當她顫抖著手在死亡證明上簽字時,整個人仿佛被抽空了力氣,眼前一黑就崩潰了。
曾經美好的日子瞬間支離破碎,那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如今只剩下她和大女兒珍珍相依為命,丈夫和小女兒卻永遠離開了。那種痛苦就像有人用刀子在心上剜,剜得她喘不過氣來。
丈夫的離去讓她感覺天塌了一半,小女兒的離開更是像從她身上生生撕下一塊肉。
肇事方賠償了366萬,聽起來不少,但在實際生活中才發現根本不夠花。她自己的治療費用就是一個無底洞,斷骨延長、植皮、康復訓練,哪一樣都需要錢。
珍珍還要上學,不能虧待孩子。更糟糕的是,母親又被查出患有肺癌,需要長期治療,醫療費如同一座大山壓得她喘不過氣。
王輝覺得日子過得太艱難了,每天都在硬撐。
有那么一瞬間,她甚至想過放棄一切:或許去了那邊,就能再見丈夫和女兒,不用再承受這種煎熬了。
黑暗中的掙扎與重生
看著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王輝心中的責任感油然而生。
她明白,如果自己倒下了,珍珍就失去了依靠,父母年邁也無人照顧。
咬緊牙關,她告訴自己必須堅強起來,無論如何也要把日子繼續過下去。
她把珍珍托付給親戚,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康復治療中。
第一關就是斷骨延長手術——醫生將她的膝蓋骨切開,植入釘子固定,等待骨頭慢慢生長。那種疼痛就像千萬根針扎進身體,每一分每一秒都難以忍受,但她硬是咬牙挺了過來。
之后進行植皮手術,從腹部取皮移植到腿部,每次換藥揭開紗布時,疼得她眼前直發黑。
康復期的按摩更是日復一日的“硬仗”。母親心疼她,每天雷打不動給她按四五個小時,這一按就是好幾年,直到母親因癌癥去世。
王輝每每回憶起母親去世時的情景,心中滿是愧疚。
當時她和女兒都沒有哭泣,后來才知道這是一種情緒隔離,可在那個時候,她和父親都無法理解,只覺得孩子“沒良心”。
姥姥從小就把外孫女帶大,孩子卻連眼淚都沒掉,父親氣得罵她“養你不如養狗”,王輝也跟著指責女兒。
現在回想那段時期給孩子造成的二次傷害,可能比車禍本身更嚴重:她們從根本上否定了孩子的感受。
“那時候全家都陷入絕望中,情緒完全失控,總覺得‘不哭就是錯’,好像孩子的反應關系到我們做人的失敗,越想越絕望。”王輝感慨道。
車禍后,孩子被送到南昌姑姑家,不到一年便哭著鬧著要回來。當時王輝還在醫院接受手術,孩子只能去讀寄宿學校。
起初孩子鬧情緒不想去,王輝顧不上安慰,只能強迫她去。
有一次她急了,抄起尤克里里就把孩子的腿打青了。“我跟她爸都是名校畢業,孩子智商也不低,怎么就不能像我一樣咬咬牙堅持過去呢?”
事實上,孩子從小就非常懂事。6歲時身高還不及輪椅高,就已經搶著幫王輝推輪椅。
這時王輝才意識到,這些年自己一直沉浸在痛苦中,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狀態。
于是她為珍珍辦理了休學手續,帶著孩子四處旅行。
一路上母女倆話不多,但那些安靜的時刻,似乎能夠撫平內心的創傷。
漸漸地,珍珍臉上重新有了笑容,也愿意回到學校了,一點點回歸正常的生活。王輝的身體也一天天好轉,從能拄拐行走到自己開車,慢慢找回了對生活的信心。
新生活的曙光
時間流逝,王輝終于慢慢走出了那段最艱難的日子。
如今她成為了一名心理咨詢師,把自己的經歷和所學分享出來,幫助那些在生活中遇到困境的人。她還在網絡平臺上講述自己的故事,希望別人聽了能多一些勇氣,不要輕易放棄。
她常說的一句話是:“親人沒了,是另一段路的開始;活著的人,還得繼續向前走。”說這句話時,她眼中閃爍著光芒,心中充滿了力量。
大女兒珍珍也長大了,性格開朗陽光。她們現在更像是朋友,有什么事都會互相傾訴,彼此支持。珍珍也有自己的目標,每天都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奮斗。
結語
那場車禍雖然在王輝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但也讓她變得更加堅韌和成熟。
她從一個被挫折擊垮的普通人,逐漸成長為一個能夠扛起責任、懂得生活的人。她的經歷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見證了它的頑強。
無論生活有多少坎坷,只要不放棄希望,就一定能夠熬過去,迎來光明的一天。
參考信源
杭州網新聞中心,2011-07-14,長安街肇事案終審 陳家因被判無期賠償366萬余元
中華網,2025-04-02,英菲尼迪車禍案幸存者講述治療過程 重生之路艱難前行
抖音賬號,王輝心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