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局勢一點都不太平。
那一邊,特朗普還在上躥下跳地叫嚷著要打關稅戰;這一邊,英國又開始出動了自己的航母,并糾集12個國家,甚至聲稱要穿越臺灣海峽。
面對英國的挑釁,中國也已經先發制人......
英航母“重返印太”
4月22日,英國皇家海軍“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率領一支龐大的打擊群,從樸次茅斯軍港啟航,正式踏上前往“印太地區”的長期部署任務。
這支艦隊此行計劃持續八個月,沿途將與多個亞太國家舉行聯合演習,還會停靠多個港口。
這次部署被英國政府命名為“高桅桿25”,據了解,共有12個國家參與此次行動,英國方面則投入了大約4000名海陸空軍人,足見其重視程度之高。
對于如今國力不再鼎盛的英國而言,“威爾士親王”號幾乎是皇家海軍最能拿得出手的戰略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在啟程當天,打擊群指揮官詹姆斯·布萊克莫爾準將站在航母飛行甲板上接受了媒體采訪。
他明確表示,這次部署是“英國本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航母遠航”,同時揚言說:航母打擊群不會排除穿越臺灣海峽的選項。
換句話說,英方試圖借這場部署向中方釋放一個“挑釁信號”。
而這種“信號”,顯然不是英國一國的突發奇想,而是呼應了美國的戰略部署。
布萊克莫爾在采訪中還特別提到,這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希望英國在全球安全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的直接回應。
那么,英國真能得逞嗎?
顯然不能!
而且,就在英國媒體炒作此次英國航母或將“穿越臺海”之時,中方已經開始了先發制人......
中國的反應
事實上,“威爾士親王”號航母這次東進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英國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蓄謀的。
早在2024年8月下旬,英國國防大臣就高調宣布,2025年將向“印太地區”部署這艘航母,作為其“重返全球戰略核心”的一環。
而此次“高桅桿25”行動,正是這一部署計劃的具體落實。
面對英國這一早有預謀的動作,中方并非毫無準備。
早在英方首次對外釋放部署意圖時,中國國防部就明確表態:堅決反對任何域外國家遠渡重洋,在亞太炫耀武力、挑動事端。
中國的立場非常清晰:亞太地區的安全應由本地區國家共同維護,不歡迎外來勢力插手攪局,更不會容忍軍事挑釁。
而就在“威爾士親王”號剛剛駛離英國港口之際,中方的實際行動就已迅速展開。
4月22日,也就是英艦起航的同一天,解放軍出動了11架軍機、6艘軍艦以及4艘公務船,在臺灣島周邊海空域展開聯合巡航。
這并非一次簡單的例行演練,而是一場具備高度實戰背景的戰備拉動。
這種“先人一步”的姿態,向外界釋放了一個明確信號:不管是誰,只要試圖在臺海制造事端,中國都不會坐視不管。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項此前從未曝光的“秘密裝備”也悄然登場。
據報道,中國航空工業成飛成功研制的新一代艦載六代機著艦系統,已在實測中實現了驚人的技術突破。
即便在六米浪高的惡劣海況下,該系統依然能控制戰機以2厘米級的精度安全著艦。
這一系統的亮相,標志著中國已經在關鍵軍用技術領域邁入世界領先行列,也構筑起更為堅實的“區域拒止”能力,足以遏制任何外來艦隊的冒險行動。
其實,英國完全沒有必要迎合美國的戰略,在亞太地區惹是生非。
在這輪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中,英國同樣成為了受害者之一,不但沒有因為“特殊關系”而幸免,反而被打進了加稅清單之中。
這種“被盟友出賣”的現實,足以說明盲從美方的戰略并不會為英國帶來實質利益,反而只會不斷透支自身外交空間與資源成本。
更何況,英國自身的軍事實力也遠不如昔日。
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從服役伊始就問題頻發。
2023年時,英國媒體甚至曝出,為了維持“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運行狀態,海軍不得不從“威爾士親王”號上拆卸關鍵設備進行所謂的“器官移植”。
這樣的境況下,英國是否真有資本在亞太展示強硬,恐怕連它自己也說不準。
更令人遺憾的是,當前中英關系本有回暖契機。
我外長王毅不久前與英國外交大臣拉米通話時,曾明確表達中英關系需要“倍加珍惜”。
他指出,在單邊主義橫行、規則體系遭破壞的當下,中英應共同肩負起維護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守護多邊貿易機制的責任。
這既是呼吁,也是提醒。
如果英國一意孤行,繼續將自己綁上美國的戰車,妄圖在亞太“刷存在感”,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參考資料:
英航母“重返印太”還能唬住誰?——環球時報
糾集多國艦艇,“威爾士親王”號將啟航部署“印太”地區——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