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點歷史趙富貴
編輯|懂點歷史趙富貴
特朗普團隊翹首以盼的“百日訪華”邀請函仍未出現。
這場被特朗普稱為“世紀談判”的訪華計劃徹底擱淺,而背后原因直指美國對華揮舞的“關稅大棒”與中方“奉陪到底”的反制組合拳。
特朗普上任首日便高調宣布“百日訪華”,試圖復刻2017年“海湖莊園會晤”的劇本。
不過這位商人總統的算盤被自己的關稅政策砸得粉碎,4月2日,美方對華加征34%關稅,疊加此前稅率,中國輸美商品最高稅率飆至84%。
中方隨即打出“稀土牌”:對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直戳美國軍工命脈——五角大樓報告顯示,美軍F-35戰機生產線因稀土斷供被迫減產40%。
更具戲劇性的是,特斯拉CEO馬斯克成了這場博弈的“人形靶子”。
因稀土斷供,其“擎天柱”機器人量產計劃瀕臨破產,不得不向中方遞交“保證不軍用”的投名狀。
這位曾被特朗普任命為“政府效率部長”的科技狂人,最終選擇退出政壇,回歸商業戰場。網友戲稱:“馬斯克在華盛頓玩脫了,只能回上海工廠擰螺絲。”
當特朗普試圖用關稅大棒逼各國站隊時,王毅外長在東南亞布下一局“圍棋殺招”。
4月19日,中國與越南、馬來西亞、印尼達成共識,三國公開聲明“拒絕配合美國對華貿易圍堵”。
王毅外長表示,我們要對這種“開倒車”的行為說不(Say No)。
2024年中國-東盟貿易額達9750億美元,近乎對美貿易的2.5倍。越南更因承接中國轉口貿易,對美出口中60%商品貼著“中國制造”標簽。
這場博弈中,歐盟的“反水”更具黑色幽默。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華時吐槽:“美國談判像黑幫收保護費。”
歐盟隨即公布280億美元對美反制清單,波音飛機零部件與威士忌被精準狙擊——前者對應空客中國市場,后者直擊肯塔基州共和黨票倉。
網友調侃:“特朗普本想‘美國優先’,結果變成‘美國孤寡’。”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華爾街引發“鏈式反應”。4月3日-4日,美股市值蒸發6萬億美元,相當于抹掉整個德國GDP。
特斯拉股價單日暴跌10%,蘋果供應鏈因中國反制措施中斷,庫克連夜致電鄭州富士康催貨。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緊急發布會上自嘲:“我們的預測模型比馬斯克的火箭更容易炸膛。”
我國對美加征的84%關稅中,農產品稅率高達120%,直接導致美國中部農業州爆發“拖拉機圍城”抗議。
愛荷華州大豆農Cooper在TikTok哭訴:“中國買家消失了,我的倉庫堆滿發霉豆子,特朗普卻還在發推說‘美國贏麻了’!”
被中國“拒簽”后,特朗普緊急轉向沙特“找補”。他高調宣布沙特將投資1萬億美元,卻被沙特官方打臉:“實際只有6000億,其中2000億是軍火采購尾款。”
這場“注水交易”暴露了美國的戰略焦慮——為拉攏沙特對抗伊朗,特朗普甚至默許沙特王儲在也門“清空加沙”計劃,卻遭海灣國家集體抵制。
諷刺的是,沙特3月剛加入上合組織,轉身就與中國簽署新能源合作協議。
利雅得街頭,華為5G廣告牌與駱駝商隊同框,被外媒稱為“賽博朋克版絲綢之路”。網友毒舌點評:“特朗普在中東刷信用卡,中國直接開銀行。”
王毅外長的“Say No”不僅是外交辭令,更暗含東方智慧:當美國沉迷“單挑”時,中國在用“組隊”破解霸權。
從稀土管制到東南亞共識,從特斯拉反制到歐盟反水,每一輪交鋒都在印證——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砸中的,終究是美國自己的腳。
信息來源: 王毅:跟東南亞達成共識,對美國說不——澎湃新聞2025-04-22 13:47: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