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請點擊欄目圖片
近日,《法治日報》專訪上海國際商事法庭庭長何云,全景展現法庭自成立以來的建設成果,。現將報道全文內容刊發如下,共同見證中國涉外司法從“設計圖”到“實景圖”的生動實踐。
何云
HE YUN
上海國際商事法庭
庭長
三級高級法官
法學博士
2024年12月30日,上海國際商事法庭(以下簡稱法庭)成立。法庭設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集中管轄原應由一中院、二中院管轄的一、二審涉外商事、仲裁司法審查等案件。
上海國際商事法庭成立宣誓儀式
成立法庭有何用意?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委及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都要求加快打造一流的國際商事專業審判機構,這一目標推進情況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法治日報》記者走進法庭展開采訪。
“法庭審理的首案,即闡釋《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七十八條適用規則,推動《公約》第14號咨詢意見的精準理解和適用,案件受到了聯合國貿法會、專家學者的關注。”
“法庭設立以來,受理國際商事司法協助案件數量大幅增長。自成立當天至2025年3月31日,法庭受理的此類案件數就相當于此前兩個中院一年的收案量。這個數據怎么解讀?”
……
在上海國際商事法庭庭長何云的辦公室里,她向記者講起法庭成立后收到的來自各方的關注。
2024年10月,何云來到上海市一中院,開始參與法庭的籌備工作。伴隨她一起“來到”這間辦公室的,還有許多涉外商事審判專業書籍,多年從事涉外案件審判的經驗以及對涉外司法需求的觀察、思考。
“隨著我國對外經濟、貿易、服務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各類國際商事糾紛增多,國際商事審判工作面對新的更高要求。”何云說,從法庭首案的審理不難看出,國際商事案件司法審判“打造”具有規則引領意義的精品案例,可以為各國商事主體提供可預期的爭議解決路徑,用司法案例生動闡釋中國特色涉外法治的理念、主張和成功實踐。
“‘打造’精品案例,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商事審判專業化建設,法庭的設立即回應這樣的需求。”何云說,法庭自成立以來,始終對標國際國內最高標準,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探索,形成較為完善的國際商事審判機制。
何云說,在深耕專業化建設方面,法庭優化國際商事審判組織保障,通過建設“特定管轄法院、專門審判機構、專業審判人員”,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各類涉外商事案件,充分發揮重大涉外案件在國際規則制定方面的作用。與此同時,持續優化涉外送達、跨境調查取證、域外法律查明等配套工作機制,提升上海國際商事審判的公信力與國際影響力。
“法庭設立時,對外發布了《協議管轄示范條款》,其核心就是要鼓勵境外當事人協議選擇將與中國司法轄區沒有連接點的國際商事糾紛提交法庭管轄。”
“我國已加入了《取消外國公文書認證要求的公約》,法庭明確對于符合條件的境外文書,無需再辦理領事認證手續。”
“若雙方當事人均同意提交英文證據,不需提交中文翻譯件。”
……
“這些都是法庭在加強國際化建設方面所作的努力。”何云說,法庭秉持國際化發展理念,推動形成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審判機制和裁判標準,深度融入國際商事司法體系。
上海國際商事法庭敲響“第一槌”
“與此同時,在推進數字化建設方面,法庭建立數字深度賦能機制,與上海數字法院建設深度融合,充分運用司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賦能國際商事審判,有效提升國際商事審判質效。”何云說。
“后發先至,這是各界對法庭的期待。”上海國際商事法庭副庭長彭浩說,法庭致力于打造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新高地、數字賦能涉外審判標桿地、高素質涉外法治人才集聚地,打造中國司法形象的展示引領地。
訴訟流程簡化機制、管轄吸引力提升機制、多元協同解紛機制、支持保障仲裁機制、配套資源集成機制……采訪中,彭浩向記者介紹了法庭構建的“八項機制”——全方位國際商事審判保障體系。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國際商事法庭
在上海國際商事法庭公開開庭
對于國際商事司法協助案件數量增長,何云結合長期的辦案經驗也給出了解讀。
“企業都在觀察。”何云說,企業向法庭提出“司法需求”,說明法庭的設立釋放出推進涉外法治建設的積極信號,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對司法供給、制度供給、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信心。
采訪中,何云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法庭新址設置、裝修的設計圖。
“淺杏色的法庭,原告席、被告席都面向審判席,強調雙方當事人平等,減少對抗的色彩,這種法庭設計理念與國際接軌。”
“法庭設置了數字化訴訟服務大廳、‘一站式’解紛服務區。當事人等待區、調解室采用更為商務人士所熟悉的風格。”
“法庭的制度、理念等設想,也如新址的設計圖,正在快速成為實景圖。”何云說。
文:張昊 張海燕
值班編輯:卜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