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已經持續了近三年,目前還沒有看到雙方會收手的跡象。對于俄烏雙方來說,都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雙方具體究竟傷亡了多少人,目前還是眾說紛紜,也沒有一個比較準確的數字。從俄羅斯目前還只是局部動員的情形來看,俄羅斯的人力資源還非常充足。但是烏克蘭的情形就不好說了,目前烏克蘭已經開始全國總動員,而且征兵人員和警察已經開始在大街上“拉壯丁”。那么,烏克蘭究竟傷亡了多少人呢?
4月14日,澤連斯基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采訪時說出一句:俄羅斯每天都會襲擊烏克蘭--約有13000名平民喪生,多達10萬名烏克蘭士兵死亡。“
從烏克蘭總統口中說出的話,算是“官方”通報了烏克蘭的傷亡人數。也就是平民已經在戰斗中大約1.3萬人喪生,而士兵死亡人數已經高達10萬人以上。這個數字究竟是否準確,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又無法采信其它機構的數據,那就姑且相信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提供的這個最新數據吧!
那么這個數據又能說明什么呢?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從這個傷亡數字,我們可以分析出很多東西,甚至可以從某種程度上分析甚至判斷俄烏戰爭還要打多久。
我們都知道,在現代戰爭中,由于武器的不斷更新,殺傷力和破壞性對比以前都有了指數級的提高,那么當這些現代化武器投入到戰場,必然會對交戰雙方帶來大量傷亡。我這里強調的是“傷亡”,也就是說受傷和死亡其實是兩個概念。在戰場上受傷,只要得到及時救治,得益于現代醫學的發展和軍事醫療技術的援助,很多受傷的人基本都能揀條命回來。當然,傷重死亡的情形在戰場上也很常見。那么根據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的評估數據,烏克蘭受傷人數應該是死亡人數的5倍。也就是說,烏克蘭受傷的平民超過6.5萬人,而受傷的士兵很可能超過50萬人。
如果我們再把所有的傷亡數據加起來,那么我們可以得出的數據就是:平民傷亡1.3萬+6.5萬=7.8萬人。而士兵傷亡10萬+50萬=60萬人。也就是說,烏克蘭的傷亡總人數應該是67.8萬,接近70萬!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因為這意味著烏克蘭已經在戰場上消耗了70萬的青壯年,而這70萬青壯年原本是國家最需要的人力資源,可以安排在各種崗位上工作的青壯年,基本上都成了泡影。
根據相關的數據,烏克蘭在戰前的總人口是4430萬,開戰后,陸續有850萬人逃離烏克蘭。去年聯合國統計烏克蘭的總人口為3790萬,實際上按照路透社統計,去掉俄羅斯占領的烏東地區和逃離人口,烏克蘭控制區的總人口可能已經不足2800萬。而在這2800萬中,如果男女比例基本平衡的話,那么50%是男性。然后再根據年齡劃分,去掉未成年人和老人、殘疾人,以及其它不適合服役的病人或權貴子弟,實際上全部適齡男性大概就是25%。但是要把這些人全部送上前線的話,那么整個國家就會陷入停擺狀態。
為了讓國家保持必要的運作,必須留下5%的青壯男人,那么烏克蘭還能夠動員的總人數也就是20%,也就是2800萬總人口的20%,大約560萬人。而烏克蘭目前已經傷亡的70萬人,絕大多數已經無法再重返戰場,那就是說烏克蘭已經喪失了八分之一的人力資源。它如果還要堅持打下去,能夠動員的兵力總數也就是那么多了,500萬最多了。
而與之相對的俄羅斯,人口資源總數是1.4億,如果按照20%的粗略估算,俄羅斯能夠動員的總兵力超過2800萬。就算烏克蘭能夠得到美歐的全力支持,花大筆錢雇傭大批外籍雇傭兵參戰,但依然是杯水車薪,起不了決定性作用。
據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在上周采訪中表示,烏克蘭每個月需征召3萬名士兵,維持前線的消耗。這里為什么說是消耗?因為征兵或者“抓壯丁”弄來的人員,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戰士。他們很可能都只是送上去的炮灰,毫無經驗的炮灰一旦上了戰場,那就是賭命了。看看俄羅斯的猛烈炮火,有幾個新兵能熬過這地獄級別的新手期?
目前的形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顯然還覺得有一拼之力,又或者他覺得自己的人力資源能扛得住俄羅斯的攻擊。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在戰爭爆發2年后,烏克蘭的損失是近80萬青壯年。如果再繼續打3年,烏克蘭就將徹底崩潰。這并非危言聳聽,而是烏克蘭剩余的人力資源已經無法再支撐這場殘酷的“俄烏戰爭”。
那么,不管烏克蘭總統是誰,就算澤連斯基還想繼續打,那都必須停止戰斗。烏克蘭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二年,烏克蘭最多還能再打二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