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做客嘉賓將帶領主持人解碼中國地球物理儀器行業新機遇。
隨著國家基建投資持續加碼、能源安全戰略深化實施,地球物理探測技術正迎來黃金發展期。作為行業新銳力量,上海盈測科技有限公司憑借頂尖專家團隊和自主研發實力,在高端地質勘探裝備領域快速崛起。
在節目中,鄧新生分享了自己的創業歷程,“中國地質勘探不能永遠依賴進口設備。”2021年8月,帶著這樣的信念,鄧新生聯合多位資深專家創立盈測科技。這支"全明星團隊"堪稱行業罕見——包括地球物理學家、海洋學家、硬件工程師等跨領域專家,平均從業經驗超過20年。鄧新生指出,傳統地質勘探設備長期被歐美壟斷,價格高昂且服務滯后。以航空電磁儀為例,國外設備單臺設備價格高達千萬,并對中國禁售。盈測科技成立之初便錨定這一痛點,首年即推出自主研發的瞬變電磁儀,探測深度達500米,關鍵指標比肩國際一流產品,而國產設備在數據精度和穩定性上與進口設備媲美,價格僅為進口設備的10%。
除此以外,在位于上海徐匯的研發中心,盈測科技建立了業內少見的"研-產-服"一體化體系:與中國地質大學、物探所等聯合攻關,已獲5項發明專利,其中無人機載地質雷達系統實現高原凍土探測;設立技術服務中心:提供從方案設計到數據解譯的全鏈條服務,2023年2024年兩年連續完成江西鎢礦電磁探測、四川鋰礦航磁探測、新疆水庫大壩檢測、濟南地鐵、上海沿江高鐵檢測、湖北堤壩白蟻探測、山東堤壩獾動探測等30余個重大項目;設立售后維修中心:首創"24小時響應"機制,維修時效較行業平均水平提升50%。
在節目中,鄧新生表示:“我們不僅銷售地球物理探測設備,而且提供勘探解決方案。”鄧新生展示了一組數據:其三維超聲波混凝土掃描儀已應用于上海崇太長江隧道工程盾構隧道檢測,可精準識別毫米級裂縫。翻開盈測科技的項目地圖,其設備正活躍在多個戰略領域:能源安全、基建護航、海洋強國、防災減災。如今,公司航空磁力儀已形成"有人機+無人機"雙平臺配置,在金屬礦勘探中實現日勘測面積100平方公里,效率超越傳統人工勘探20倍。
在鄧新生的辦公室,掛著一幅特殊的世界地圖,上面標注著公司設備的應用足跡。從實驗室到產業前線,鄧新生用行動證明:中國高端裝備的突破,正需要這樣既懂科研又懂市場的"兩棲型"領軍人。正如他常對團隊說的那句話:"我們要做的不是替代進口,而是重新定義行業標準。" 未來,我們相信,上海盈測科技會在鄧新生的帶領下為行業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