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武隆,霧氣從喀斯特峰林間升騰,如紗幔輕撫天生三橋的嶙峋石骨。
2025年的春風里,一場以“總結我區文化旅游發展成果,迭代升級目標任務?!睘轭}的文旅發展大會,在這片被聯合國譽為“世界自然遺產”的土地上拉開帷幕。
烏江畔的會議廳內,武隆區委書記范立新的聲音鏗鏘有力:“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武隆辨識度的文旅標志性成果?!?/p>
這場大會,不僅是政策的宣示,更是一場詩意的對話——如何讓沉睡的峽谷蘇醒,讓凝固的巖石歌唱?答案藏在武隆三十年的文旅探索中:從“無名小城”到“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從觀光游到“全時、全域、全齡”的文旅新生態,武隆以山水為紙,以文化為墨,再次書寫著綠色發展的傳奇。
▲仙女山街道荊竹村。資料圖
山水之間的“文旅交響”
會議桌上,一本《武隆文旅項目IP白皮書》被反復翻閱。白馬仙女的愛情傳說、烏江纖夫的號子、喀斯特地質的億年密碼……這些散落在民間的文化碎片,正被串聯成一條璀璨的“文旅珠鏈”。非遺博物館里,仡佬族蠟染與數字投影交織。啟明東方星聚城的夜晚,沉浸式實景劇《我在·武隆》讓游客化身山間的一縷風、一滴雨。
“旅游不僅是看山看水,更是與文化的共情?!眳淖悦襟w人錢錫煜感嘆。
武隆深諳此道:將“南方喀斯特研學旅行帶”嵌入校園課程,用“仙俠風AI旅拍”激活年輕人的國潮情懷,甚至以一張19.9元的“旅游通行卡”打破景區壁壘,讓游客在仙女山的雪場與芙蓉洞的鐘乳石間自由穿梭。
“文旅產業是武隆經濟高質量增長的重要動能,是武隆生態價值實現的重要依托,也是武隆人民走上致富路的重要支撐?!睆倪呥h小縣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有名的文旅大區,三十載風雨兼程,武隆以綠水青山為紙,將生態資源轉化為富民密碼。
如今,景區持票游客目標劍指千萬,入境游客如候鳥南遷般涌入,人均消費突破千元,數字背后是山水與人文共舞的底氣。
▲天生三橋景區游人如織。資料圖
區委書記范立新在會上指出,因時而變、因勢而變是武隆文旅發展的重要密碼。武隆只有準確判斷文旅產業發展的新趨勢與新特點,把握好新形勢下文旅發展的新特征、新變化、新機遇,才能搶占先機、制造先機、乘勢而上,才能全面提升武隆文旅產業發展層次和綜合效益。
靜態之中有美好,律動之下顯張力。山水之間武隆“文旅交響”獨好。
一張卡與一座城的“化學反應”
大會的細節里,藏著武隆的詩意革新。
會場的電子屏上,數據如溪流般躍動:2025年推出的“武隆旅游通行卡”,以“低至19.9元六大景區無限暢游”的誠意,讓淡季游客量飆升608%,馬來西亞、泰國的游客在仙女山滑雪場留下歡笑聲,山東籍游客手持消費券走進白馬山的康養民宿。
旅游卡不僅是六大景區的鑰匙,更串聯起仙女山的風箏季、芙蓉江的龍舟賽、白馬山的機車轟鳴,讓游客在“無限暢游”中遇見四季輪轉的驚喜。而會上“十大文化旅游活動”的發布,則如一部交響曲:熱氣球掠過草原、鐵人三項激蕩芙蓉湖、無人機劃破天際……傳統與科技在此碰撞出火花。
▲《我在·武隆》演出。資料圖
夜幕降臨時,啟明東方星點亮了另一種可能。這座“成渝都市群城市客廳”,將非遺博物館的古老紋樣與裸眼7D飛行體驗的科幻光影交織,讓《我在·武隆》的沉浸式演出成為游客與歷史的對話。文旅的邊界在此消融,只剩下一句感嘆:“武隆,還能創造多少種可能性?”
“但也存在核心景區品質有待提升,特色資源開發還需加強,商農文旅融合不夠、景區內外聯動不足,游客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還不夠,鄉村旅游影響力不足等問題?!眳^委書記范立新并不避諱存在的問題,因為“不破不立”,可能才能變為現實。
范立新表示,武隆區將通過此次大會,推出一批在全國、全市具有武隆辨識度的文旅標志性改革成果,推動旅游產業規模擴張、質量提升,創造更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國際視野與本土根系
從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城市范例獎”到“世界最佳旅游鄉村”,武隆國際化之路走得步履堅定。大會透露的藍圖里,渝湘高鐵與仙女山機場編織的“快旅慢游”網絡,將世界拉近至1.5小時的距離。而“信用消費”平臺與“先行賠付”機制,以及構建的“1+4+N”綜合執法監管體系,則以數字思維為游客織就了一張安心之網。
▲“世界最佳旅游鄉村”頒獎現場。資料圖
“武隆喀斯特旅游區、仙女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分別作為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的培育對象名單,已向文化和旅游部進行了申報?!贝髸榻B,武隆要聚焦“世界級”“國際化”這兩個關鍵詞,在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的建設方面,在加強國際合作的同時,豐富多元化產品供給,結合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開設離境退稅商場。
與此同時,在武隆文旅產業發展中,更動人的是,這場發展浪潮始終扎根鄉土。全區四分之一人口端起“旅游碗”、非遺手工藝在文創產品中重生、康養小鎮的藥香與研學基地的書聲……讓鄉村振興與文旅升級同頻共振。正如一位老村民所言:“從前我們守山望天,如今山成了金山,天外客成了家人?!?/p>
“2025年,武隆區將以‘五大提升’和‘四個十大’為牽引,以點帶面、重點突破,強力推動文旅產業迭代升級。”大會提出,武隆在提升景區品質方面,將圍繞仙女山、天生三橋、龍水峽地縫、芙蓉洞、芙蓉江五大核心景區發力。同時,還將推動“十大文旅精品項目”“十大鄉村旅游產品”“十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文旅發展方向明確、文旅新招層出不窮、文旅活動安排密集……這些背后足以看見武隆開啟文旅發展破圈新路的信心和決心。
大會落幕時,沙塵暴預警解除后的落霞與會場的燈光輝映,仿佛萬家燈火匯聚成河。引用詩人艾青的句子:“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蔽渎〉拇鸢福蛟S就藏在芙蓉洞的鐘乳石紋路里,在白馬山茶園的晨霧中,在每一張通行卡刷開的山水秘境里。
▲仙女山景區最美公路。資料圖
這里的故事,從未止步于風景。當文旅融合的浪潮涌向世界,武隆正以“生態為基、文化為魂、創新為脈”,在巴渝大地上譜寫一首永不落幕的山水長詩。
記者手記:
武隆的文旅發展大會,不是一場喧囂的造勢,而是一次靜水深流的覺醒。當山水與人文、傳統與未來在此共振,每一寸景觀都成為詩行,每一位旅人皆是讀者。這場大會,既是宣言,亦是邀請函:世界,請來武隆,共寫下一章。
來源:武隆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夏秦余凈
審核:張青蘭
終審:冉隆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