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多家外媒曝光中國暫停了對波音公司的進口計劃,此舉將對波音產生很大的影響。美國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恰恰證明了中國想打“持久戰”的韌性。因為飛機成本暫且擱置,美國對中國采購的零部件加征追溯式關稅 ,這種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嚴重破壞了正常的貿易秩序。這一加稅舉措使得波音飛機的進口成本大幅飆升,僅關稅一項就使美國制造的飛機及其零部件成本翻倍以上。對于航空公司而言,未來的零件一旦沒有保證,購買飛機是沒必要的。
后續外媒報道稱,在中國停止進口之后,至少有兩架波音已經交付給中國的客機被“原封不動”地退回到美國。中國有備用的“空客方案”以及國產C919的開發路線,暫時不會造成什么影響。因為C919成本比波音737低一大截,空客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也在不斷擴大,空客天津工廠產能提升了50%,2024年和中國又簽訂了大單,已經是全球最多采購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中國航空公司有了更多選擇,這也是促使中國退回波音飛機的底氣所在。
然而后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來了:21日馬來西亞航空集團董事經理依茲漢依斯邁公開對外表示,馬航已經和波音公司展開接洽,希望能收購被中國退回的客機;馬來西亞還稱“中國拒收波音飛機是一個機會”,總而言之他們是準備接盤了。然而接下來印度又對美國伸出橄欖枝,表示他們也想要被中國退回來的飛機,希望對其優先考慮。目前波音公司還沒有做出回應,不過從這方面來看,兩個國家是真心誠意想“搶單”,順便對美國示好的。
消息人士表示,在印度和馬來西亞對美“博好感”的同時,亞太地區有四個國家在一周內已經尋求和中國合作。首先是柬埔寨剛在本月中旬和中國達成多領域合作計劃文件的簽署,中國和柬埔寨的鐵路和航班計劃順利開始;中國與越南簽署《關于加強產供鏈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后續明確表示和中國促進貿易合作關系,同美國談判不會影響中方利益;緬甸敏昂萊政府接受中國邀請停火談判,預計將派遣代表團到昆明接受中方參與的協商;印尼外長以及國防長來到中國,雙方首次舉行了“2+2”會談,明確未來兩方繼續強化地區合作和戰略互信,亞太地區更有意向和中國交流的國家不止這四個。
所以業內人士表示,印度和馬來西亞兩國更大程度是“看上”美國在華龐大投資,想趁著美國企業撤出中國的過程中獲得制造業轉移,所以才在貿易戰爭期間對美國頻頻示好。但即便是有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家在中美之間反復橫跳,也改變不了中美對峙的總體格局。從美國前任政府近年來采取一系列貿易保護措施,試圖遏制中國產業升級開始,就已經有國家將中美關系視作一個“牟利點”;前段時間印度工業部長還公開慶祝美國對華關稅是“公平的”,還稱這是一個“機會”,不難看出他們的目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