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4月22 日,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化身外賣騎手的消息刷爆網絡。他不僅親自完成外賣訂單,還在晚間邀請騎手團隊聚餐,這一行為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刻的管理心理學智慧,也為我們理解企業管理與員工心理提供了生動案例,同時也給心理咨詢師行業發展帶來啟示。
從管理心理學角度來看,劉強東此次 “沉浸式調研” 意義非凡。企業高層往往處于組織架構頂端,日常工作與執行層存在一定距離,容易導致信息傳遞偏差。劉強東親身體驗外賣配送工作,能直觀發現騎手在接單系統響應速度、極端天氣工作困難等執行層痛點。這種直接觀察獲得的一手信息,讓他現場提出的 “優化接單系統響應速度”“增加極端天氣補貼” 等改進措施更具針對性,可有效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員工工作效率與滿意度。
強調騎手的重要性及與騎手的合影、聚餐等行為,強化了情感紐帶。在聚餐時,劉強東回顧京東物流創業史,強調 “騎手是京東最后一公里的臉面”,讓騎手感受到自身工作價值被認可。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在滿足基本生理需求后,會追求尊重需求。劉強東的舉動滿足了騎手對尊重的心理需求,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企業重要一員,從而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忠誠度。這體現了組織關懷,向外界傳遞了積極的企業文化信號,有利于企業形象塑造。
這一事件對心理咨詢師行業發展也有借鑒意義。在企業管理中,員工心理問題可能影響工作狀態與企業效益。如騎手可能因工作壓力產生焦慮、抑郁等情緒,影響配送服務質量。心理咨詢師可借鑒劉強東關注員工心理需求的做法,為企業員工提供心理支持服務。例如開展職場心理健康講座,幫助員工應對工作壓力;提供一對一心理咨詢,解決員工個人心理困擾。
對于想從事心理咨詢師行業的人,考取相關證書十分必要。目前行業雖存在缺口,但也需規范化發展。證書是專業能力的證明,能讓從業者在提供服務時獲得客戶信任。考取證書過程也是系統學習心理學知識、掌握心理咨詢技能的過程,有助于從業者更好地服務客戶,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劉強東送外賣事件背后的管理心理學智慧,為企業管理者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心理咨詢師行業發展及從業者成長帶來啟示。無論是企業管理還是心理咨詢領域,關注人的心理需求,都將有助于實現更好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