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 記者 孫曉東 通訊員 王思遠
為深化基層法治建設,切實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4月20日,浉河區(qū)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剛帶領法院干警前往董家河鎮(zhèn)樓畈村開展法治宣傳活動。通過發(fā)放董家河法庭與樓畈村委會聯(lián)合編撰的《法治及便民宣傳手冊》、入戶宣講法律知識、現(xiàn)場解答群眾咨詢等形式,將“量身定制”的法律服務送到村民家中,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法治動能。
“土地糾紛怎么處理?”“借錢不還該找誰?”翻開樓畈村村民戶均一本的《法治及便民宣傳手冊》,這些常見問題都能找到答案。針對前期省人大代表、樓畈村支部書記張玉宏就普法工作避免流于形式提出的意見,為推動鄉(xiāng)村普法工作走深走實,董家河法庭在前期走訪、調(diào)研的基礎上,聚焦村民高頻法律需求,針對不同群體,法庭精準對接需求,首次嘗試聯(lián)合董家河鎮(zhèn)人民政府、樓畈村委會共同編撰《法治及便民宣傳手冊》,以樓畈村委為樣板,推行“共融治理”普法新模式。
“網(wǎng)上刷單返利是騙局,千萬別信!”“借條要寫清利息和還款時間,我教您模板怎么用。”在集中宣講結(jié)束后,陳剛院長與董家河鎮(zhèn)黨委書記張小波帶隊,組織法庭干警、公安民警、村“法律明白人”及志愿者組成2支普法小隊,深入農(nóng)戶家中開展“敲門送法”行動,將第一批《法治及便民宣傳手冊》送到群眾手中。活動當天,首批150余冊全部分發(fā)到群眾手中。村民謝大爺感慨:“法官上門講法律,書上也寫的明明白白,真是想到我們心坎上了!”
此次活動以“手冊入戶+服務上門”的無盲區(qū)、全覆蓋方式,打破傳統(tǒng)普法“單向灌輸”的零星模式,不僅讓村民“零距離”接觸法律知識,更通過“干部帶頭、部門聯(lián)動、志愿參與”的形式,營造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了強勁法治動力。
編審:孫曉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