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刷一次花唄,就能換來小馬哥一次開心的笑顏——最新數據曝光:花唄用戶每年被'悄無聲息'收割的利息,足夠建3座鳥巢體育館!
下面是我一位朋友的花唄賬單,一共欠款8千多元,逾期狀態,催收信息發到了我這里,我了解了一下,朋友也很熱情,給我看了支付寶賬單,這一看嚇我一跳,逾期1870天;
從表面數據來看,7899-3941=3958,3958本金,利息3941,逾期1870天,年化率19.44%,雖然偏高,但畢竟是網貸,網貸都是要吸血的,我忍了,但打開詳細賬單,驚人的一幕出現了,實際本金只有2千多元。
從上圖可以看出,朋友從2018年9月開始分期,計算方式為:上月未還+利息-分期還款=下月賬單,這個計算方式,實際是把利息滾入了本金再計算復息,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使年輕人不知不覺陷入高利貸的泥潭。
我計算了一下,區間滾入本金的利息累計1775元,也就是說,3958-1775=2183,實際本金僅為2183元(這里解釋一個法律要點:利滾利的方式是否合法,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所以,只需要考慮實際收取的利息年化率是否合法),2183元本金,貸款1870天,產生的利息是7899-2183=5716元,年化率51.1%,現在,你還淡定嗎?
而實際情況,朋友這筆貸款是2020年3月,因為疫情逾期,按所謂的“合同”約定:分期最后期限是3月31日,朋友4月1日主動還款,支付寶便私自更改分期方案為還全款,一次性扣了3000元,剩余還是逾期狀態,多次協商本金一次性結清對方不同意(其實朋友不懂,他指的本金是3958元),才拖到現在;
由此可見,資本家的初心就是以高利貸為目的,為年輕人量身定做的陷阱,這里,我們拋開合同所有的不合理條款,單討論疫情因素,疫情屬不可抗力,且債務人僅逾期一天之差,你有什么理由更改還款協議?疫情期間發國難財,小馬哥你花得安心嗎?
超前消費的誘惑,往往披著'便利'的外衣。當'這月買、下月還'成為慣性,滾動的利息便如雪球般累積,讓短暫的滿足變成長久的負擔。理性消費,遠離螞蝗,才是真正掌控生活的智慧。記住:每一分透支的未來,都要用加倍的努力償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