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執行難是訴訟當事人最頭疼的問題之一。本文通過真實案例解析,結合《民事訴訟法》共同被告制度,教你如何在訴訟階段擴大債務人范圍,破解“老賴”轉移財產的困局。上海君瀾律師事務所俞強律師提示:合理運用法律規則,可大幅提升執行成功率。
一、執行難的困局:贏了官司卻拿不到錢?
"官司打贏了,但對方名下沒有財產!"這是許多當事人面臨的現實困境。2024年上海某法院數據顯示,約37%的執行案件因債務人財產不足而終本。究其原因,許多債權人起訴時僅鎖定單一被告,卻忽視了法律賦予的"共同被告制度"——通過追加關聯責任人,可有效擴大債務清償范圍。
典型案例:張某借款50萬元給王某經營服裝店,王某逾期未還。訴訟中張某僅起訴王某,執行階段卻發現王某名下無房無車。后經律師調查發現,王某的服裝店系以妻子李某名義注冊的個體工商戶,且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經營。若張某在起訴時追加李某為共同被告,執行階段可直接查封李某名下房產。
二、四大場景:哪些人可被追加為共同被告?
場景1:夫妻共同債務
法律依據:根據《民法典》第1064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夫妻共同名義所負債務,或雖以個人名義負債但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屬于共同債務。
操作指引:
收集共同簽字的借條、轉賬備注"家庭開支"等證據
調取債務人配偶名下房產、車輛登記信息
起訴時并列配偶為被告,要求承擔連帶責任
風險提示:若債務被認定為個人債務,可能面臨敗訴風險。建議提前通過銀行流水、聊天記錄等證明款項用途。
場景2:一人公司股東
法律依據:《公司法》第63條規定,一人公司股東不能證明財產獨立的,需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典型案例:某科技公司(自然人獨資)拖欠貨款80萬元,債權人起訴時將公司及其股東陳某列為共同被告。因陳某無法提供歷年審計報告證明財產獨立,法院判決其個人承擔還款責任。
操作要點:
通過企查查等平臺核查公司股權結構
起訴時同步列股東為被告
申請法院調取公司財務賬簿
場景3:分公司與總公司
法律規則: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52條,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總公司承擔。
實戰技巧:
起訴分公司時,必須同步起訴總公司
查詢總公司在其他地區的財產線索
利用總公司信用等級高的特點,促成調解
場景4:清算注銷中的"隱形債務人"
法律武器:《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20條規定,未經依法清算即注銷公司的,股東需承擔賠償責任。
操作步驟:
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公司注銷情況
調取工商檔案中的注銷材料
起訴時追加簽字的清算組成員為被告
三、三大實操要點:如何成功追加共同被告?
起訴階段精準鎖定
立案時即提交《追加被告申請書》,并附上股東身份證明、婚姻登記信息等初步證據。上海君瀾律師事務所俞強律師建議:立案前做足盡調,避免訴訟中被動補充證據。舉證策略分層設計
基礎層:工商登記、婚姻登記等公開信息
強化層:銀行流水、微信聊天記錄等用途證明
殺手锏:審計報告、財務憑證等專業證據
程序銜接無縫對接
若法院不同意追加,可立即申請調查令自行取證,或在執行階段通過追加被執行人程序補救。但需注意:執行階段追加的成功率通常低于訴訟階段。
四、風險警示:這些情形不能追加!
普通朋友共同用餐產生的AA制債務
公司已通過破產程序合法清算
股東能提供完整審計報告證明財產獨立
債務明顯屬于個人婚前負債
上海君瀾律師事務所俞強律師特別提示:追加共同被告需以事實和法律為依據,濫用訴權可能被法院罰款。某案件中,債權人偽造股東簽字被處以10萬元司法懲戒。
結尾互動:你在追債過程中遇到過"老賴"轉移財產的情況嗎?是否嘗試過追加共同被告?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經歷,獲得專業執行律師的針對性建議。
風險提示:本文所述策略需結合具體案情使用,建議訴訟前咨詢專業律師。上海君瀾律師事務所俞強律師(北京大學法律碩士)專注執行案件研究,為當事人提供可行性法律方案。
"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睡覺的人。"——合理運用共同被告制度,讓每個判決都能兌現真金白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