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生活打卡季#
4月24日,上海車展上嵐圖FREE+的亮相,被官方定義為一次“全面換代”而非簡單改款。這款車以超5億元研發投入、1366項細節升級,以及首次搭載華為乾崑ADS4智能駕駛系統和鴻蒙座艙5為核心賣點,試圖在中大型新能源SUV市場掀起波瀾。然而,這場高調的技術秀背后,既有用戶對智能化躍遷的期待,也暗藏對品牌基因存續的質疑。
嵐圖FREE+的外觀設計以“城市光影美學”為核心理念,封閉式前臉搭配動態背光飾板,試圖以流動光效傳遞科技感。車身尺寸微調至4915/1960/1660毫米,軸距保持2960毫米,21英寸輪轂強化視覺張力。
不過,這種“減法設計”引發兩極評價:支持者認為其擺脫了傳統燃油車的厚重感,更貼合新能源身份;反對者則吐槽“封閉前臉失去品牌辨識度”,甚至調侃動態飾板“像電子寵物跑馬燈”。側面的輔助駕駛攝像頭飾板調整和尾部細節優化,被部分網友視為“換湯不換藥”,質疑換代誠意。
此次換代的最大賭注押在華為乾崑ADS4與鴻蒙座艙5上。ADS4系統號稱實現“預判式駕駛”,可自主應對復雜路況并優化主動安全,而鴻蒙座艙5支持多終端互聯與沉浸式影音,車載冰箱的加入則瞄準家庭用戶需求。
然而,現款標志性的貫穿式可升降三聯屏是否保留尚未明確,引發老用戶擔憂:“若為鴻蒙犧牲三聯屏,科技感反而倒退”。業內專家指出,華為技術的深度綁定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快速補足智能化短板,也可能稀釋嵐圖自身的技術標簽,陷入“供應商依賴癥”。
動力系統延續增程式路線,1.5T發動機搭配雙電機,兩驅版215千瓦、四驅版綜合功率350千瓦,續航數據暫未公布27。相較于蔚來、小鵬等品牌全面轉向純電,嵐圖選擇強化增程優勢,被解讀為“務實策略”:既規避純電補能焦慮,又通過電機性能維持駕控口碑。
但網友對此并不買賬,有人質疑“2025年還推增程是技術保守”,也有人擔憂“饋電油耗是否優于競品”。汽車分析師張宇認為,增程路線在二三線城市仍有市場,但嵐圖需證明其“性能與效率的平衡”,否則難以突破“過渡技術”的認知瓶頸。
嵐圖CEO盧放多次強調“極度聽勸”理念,聲稱通過用戶委員會收集超10萬條反饋,并轉化為381項安全升級與舒適性優化,例如座椅材質盲測、天窗方案問卷等。這種“用戶驅動研發”的模式贏得部分好感,有車主評論:“至少嵐圖愿意為一條座椅曲線調校上百次”。
但質疑聲同樣存在:1366項升級中究竟多少是實質性創新?車載冰箱、動態飾板等配置是否迎合“網紅經濟”而偏離核心需求?一位行業觀察者尖銳指出:“用戶要的是續航和品控,不是營銷話術里的‘感動’”。
嵐圖FREE+的登場,折射出傳統車企轉型的集體焦慮:在智能化浪潮中,如何既借力華為等科技巨頭,又守住品牌護城河?當“用戶共創”從口號變為KPI,是真實需求挖掘還是數據游戲?一位網友調侃:“能定義未來的從不是參數表,而是車主踩下電門時的笑容?!?/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