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就業只能“卷”互聯網行業嗎?不一定!
數智化浪潮下,借助計算機技術實現轉型升級,成為各行業共識,即使一些看似與計算機技術毫不相干的行業,也能借助數智化轉型,走出發展困境,甚至創造新的風口。以石油行業為例,我國不久前在克拉瑪干打出1.11萬米的深井,刷新亞洲記錄。其核心技術并不來自機械、材料、自動化等學科,而是計算機科學。這項革新大大改善了油氣領域的作業環境,也為計算機相關專業帶來又一個就業“藍?!?。
國內最早開辦計算機專業的學校并不唯一,但率先將計算機與石油融合的,首推西南石油大學。
該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長期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超級計算成都中心、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建有智能油氣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勘探開發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中心、大數據實驗室等具備鮮明石油行業特點的科研教學平臺,石油工程相關的模擬培訓裝置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將“服務國家能源戰略”融入辦學血脈。
尤其在中美“芯片戰”背景下,技術獨立自主的現實需要推動國內計算機產業“破而后立”,催生一大批優秀的互聯網企業。企業是高校與行業的銜接點,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西南石大選擇與華為等名企合作,使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與行業需求實現更精準的對接,通過引入行業認證課程、鯤鵬訓練營等項目,學習“鯤鵬”“昇騰”等國產高性能芯片的研發原理。
這些行業發展經驗,也為西南石大自身的教學革新提供參考。本科生從大二起可以加入課題題組,通過競賽孵化項目,或參與校企聯合實驗室,研發能夠直接應用于現實需求的項目,如“鉆井模擬考核裝置”、“無線圖像報警系統”等作品,相繼得到中石油等知名企業的實際應用。
其中的一些拔尖學生還能到更多的資源支持,可進入西南石大多個專業聯合辦學的“天然氣產業學院”,選修油氣田智能化應用模塊相關課程,同時面向石油、天然氣兩大能源產業,參與到更多優質企業的培養與實習項目中。
這種覆蓋多個行業的培養方式,豐富了畢業生的發展路徑,深造學生集中于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與理論、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等方向,分布于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同濟大學、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阿拉巴馬大學、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等高校;就業主要集中于華為、騰訊、中石油等業內頭部企業,或人工智能企業、金融科技公司,涉及Java/Python工程師、機器學習工程師、FPGA工程師、云計算工程師等崗位。
數智浪潮熱度不減,計算機的“萬金油”屬性也愈發凸顯,在互聯網領域趨于成熟飽和的情況下,換一種就業方向,反而能獲得更可觀的發展空間。如果同學們有意填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推薦重點考慮西南石油大學。
關注“高考志愿說”,獲取更多關于大學的原創解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