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22日,世界乒壇發生了一件史無前例的大事。
來自五湖四海的乒乓球選手,如:雨果、莫雷加德、勒布倫等人,公然“獨立”,聲稱將成立國際乒乓球運動員聯合會(UTTP),并強調是時候讓運動員成為職業乒乓球的核心了。
顯而易見,這是對WTT的公開“叫板”, 雖然目前還沒有傳出中國運動員參與的消息,但網友們還是炸開了鍋,表示“終于有人打響,反抗WTT霸王條款的第一槍了”。
外國球員究竟為什么要公然“造反”?WTT“霸王條款”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國際乒乓球運動員聯合會官網
天下“苦WTT”久矣
眾所周知,世界乒聯在推出商業模式—WTT系列賽事那一天起,就沒從風口浪尖上下來過。
喘不過氣的賽程、不參賽就罰款的“霸王條款”、始終不公布財報的“貓膩”......
可以說,每次乒乓球的負面詞條一出,十有八九都直指WTT。
對此,也不少運動員公開表達過自己的委屈。
莫雷高德吐槽WTT
以莫雷高德為例,他就曾吐槽過WTT的畸形生態,WTT強制將積分與比賽綁定,卻不給運動員報銷任何的機票、吃住、以及訓練的費用。
這意味著,只要你參加比賽,如果沒有取得一個較為亮眼的成績,就會血本無歸,而這對以乒乓球為職業的球員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WTT重慶冠軍賽獎金調整
更加要命的是,在今年WTT重慶冠軍賽中,賽事方還下調了中流選手的獎金額度,導致運動員們整體的經濟情況,更加“入不敷出”。
而反觀WTT呢?一場大滿貫的門票收入就近6000萬,“克扣”選手的獎金也就算了,竟然連財報都“不敢”公開,這放在國際體育歷史上,也是獨一份。
WTT中國大滿貫門票收入僅6000萬元
除此之外,大家可以去翻一翻WTT的全年賽程,那密集程度,甚至連恐怖都不足以形容了。
想要在世界排名上有一席之地,選手們只能瘋狂的參加比賽,僅WTT大滿貫比賽一年就有4起,這還不算冠軍賽、常規挑戰賽等一系列比賽,這對球員的身心來講,都是一種巨大的“煎熬”。
而且,一旦你真的上榜之后,再想“脫身”,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報道
根據WTT的比賽規則,世界排名前20的選手,只要你不參賽,就會面臨“天價罰單”。
沒有技術精進的時間、沒有經濟的保障、只有無休止的“為商業化獻身”,這不是乒乓球市場化的“曙光”,是職業選手們的“末日”。
對此,選手們也曾作出過努力,他們積極的給WTT賽事方提意見,希望能夠有人聽一聽他們的心聲。
WTT“新規”
結果呢?是搞了一年兩次免費退賽的機會,可那是低級別比賽!像冠軍賽這種重量級賽事,不還是該咋罰就咋罰嗎?
除此之外,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轉移輿論壓力,它竟然弄出個“奧運冠軍直通車”:沒有積分沒關系,只要你是奧運金牌,照樣可以跳過資格賽,直接打頂級賽事。
讓為國爭光的奧運選手,來承擔輿論火力,這是小編這輩子都沒見過的抽象操作。
如此沒有誠意的“改變”,最終也是讓國外選手們徹底死心,他們要為自己做點什么了......
奧運冠軍直通頂級大賽
運動員打響“反抗WTT賽事體系”第一槍
4月22日,由五大洲各大頂尖球員,共同組建的國家乒乓球運動員聯合會(UTTP)宣布成立,正式打響“反WTT”第一槍。
既然選擇對那么多意見“嗯死”,那我就“另起爐灶”,重塑發聲平臺,喜歡對財報“遮遮掩掩”?那我來透明獎金的來龍去脈!
他們表示:要建立一個更強大、更公平、更透明的職業環境,要為運動員的遭遇發聲。
可以說此次事件意味著,以往由組織帶領選手的“親密無間”模式,將徹底死去,球員與賽事之間,已經產生了“仇恨”的情緒。
國際職業乒乓球運動員聯合會成立
這在整個乒乓球的發展歷史上,簡直是聞所未聞。
因此,當此消息傳至國內的時候,無數球迷也炸開了鍋。
有網友表示:有一說一,雖然國外選手有點“想當然”,但WTT“不當人”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明明就是一民間賽事,憑什么積分權重比奧運冠軍還高?
人家奧運金牌才2000分,你一個大滿貫也2000分,還一年4起加起來8000分!
WTT賽事積分體系
最后,選手們為了保住世界排名,只能瘋狂的打比賽,結果到奧運賽的時候,傷病的傷病、技術退步的退步。
還有那個積分與世界排名綁定的畸形機制,你就不能分開嗎?
讓純粹想賺錢的球員參與,然后那些想讓自己球技,更進一步的選手也有更多空間,兩方皆大歡喜。
可問題是,WTT敢嗎?論營銷沒有營銷,沒什么好的商業手段,只會一味地拉明星選手的大旗,然后靠他們的噱頭掙錢。
WTT冠軍賽
所有人都想要“撈一筆”,結果活卻全部壓在了選手身上,這并不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叫板”雖然輿論愈演愈烈,但至今為止還沒有傳出,有中國球員“摻和”的消息。
有網友猜測,其中一方面原因就是很多重量級的比賽,都舉辦在國內或者周邊,如新加坡、重慶、澳門等地,國乒來去十分方便,也沒有高昂的差旅費這一說。
其次,他們的掌門人—劉國梁同時也是WTT董事會的主席,可謂是“位高權重”,要是敢在他旗下的比賽上如此“甩臉色”,那估計職業生涯,距離“退役”也不遠了,
劉國梁
但這也只是網友們的猜測,后續具體如何,還要以官方的通報為準。
不過可以肯定是,WTT未來的改變一定要有所“誠意”,不然只會與運動員們越來越遠,所謂的乒乓球商業化,最終也只能淪為曇花一現。
信源:界面新聞 2025年4月23日關于“乒乓球商業化再下一城:頂尖選手成立聯合會”的報道
信源截圖
結語
如今,已有選手“公開叫板”WTT,如何構建良好的運動員—賽事生態,已成為了當前乒壇要解決的首要命題。
究竟是進一步推廣商業化,還是對球員們“有所關懷”,后續具體如何,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