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菜以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開胃增食、容易保存的特點,贏得廣大民眾的喜愛。在我國的北方,最著名的制作醬菜的企業、有所謂“江北四大醬園”的說法。
北京“六必居醬園”。
六必居始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名稱得來源于柴、米、油、鹽、醬、醋、茶等“開門七件事”中,這個店鋪的掌柜唯獨不賣茶,故起名“六必居”。這是說法之一。
另一個說法是“六必”指生產操作工藝:用料必須上等,下料必須如實,制作過程必須清潔,火候必須掌握適當,設備必須優良,泉水必須純香。據說這“六必”借鑒的是釀酒的六件事:忝稻必齊,曲蘗必實,湛之必潔,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
當年“六必居”經常往宮里送醬菜,為方便“六必居”進宮送菜,清廷還專門賜其一頂紅纓帽及一件黃馬褂。
保定的“大慈閣醬園”。
這是“四大醬園”中歷史最悠久的,始于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大慈閣又稱大悲閣,是保定最著名的景點,以“市閣凌霄”(高可數十丈,數十里外遙望似迫近云霄)而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征,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
六必居
濟美醬園
臨清的“濟美醬園”。
遠香齋始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清末民初取《左傳》“世濟其美,不損其名”之意,“遠香齋”更名為“濟美醬園”。
抗美援朝期間,濟美醬園牽頭聯合14家小醬園捐助醬菜80000斤支援抗美援朝活動;1956年,臨清八家較有規模的醬菜副食店“東茂盛”“西茂盛”“遠香齋”“溢香齋”“瑞香齋”“周興齋”“利民”“茂盛”并入濟美;1959年,濟美醬園提供10000斤醬菜供國慶十周年慶典之用,濟美醬園職工代表沈德旭受到主席的親自接見。
濟寧的“玉堂醬園”。
玉堂醬園始于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最初是姑蘇人戴玉堂在濟寧開的一家醬菜鋪子,故稱“玉堂醬園”。
玉堂醬園除了醬菜的美味可口,還以"童叟無欺"著稱,濟寧民間也流傳很多傳說;其中之一是說"玉堂是一個制錢的買賣",意思是無論大人小孩,只要拿一個銅錢,就能到玉堂買兩塊醬菜,再滴上幾滴香油,店員還會送出門外。
江北四大醬園、山東獨占其二,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山東人對于“醬”的喜愛。事實上,山東對于用醬也是非常講究的。
花椒在這里說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醬”有關的:花椒的女友有次邀請朋友到家里做客,女友的朋友到家后,就開始幫廚;因為上次在這個朋友家吃過清蒸鯧魚,鮮嫩可口、印象深刻,于是、就邀請這個朋友負責這道菜。
菜上桌以后,花椒迫不及待地去品嘗。結果發現,菜的味道和記憶中有不小的差距。花椒以為是自己買的鯧魚的問題,懷疑海鮮店將南方鯧魚當成本地鯧魚賣了。本地人認為,南方鯧魚不如本地鯧魚鮮嫩。但是,朋友說不是。
玉堂醬園
她說,鯧魚沒有問題,做出來的味道差異應該是醬油的問題。花椒納悶:一直用的是味X鮮醬油,用了好多年了,這醬油不錯啊!
朋友說,味X鮮的醬油是不錯,但是做這道菜、使用她那種的醬油要更好一些。她說,她以前也是用的味X鮮,但后來用了“豆X香”以后,就不再用其他的了。
第二天,朋友就送來了一瓶“豆X香”讓品嘗。花椒就又去買了鯧魚。果然,女友這次用“豆X香”醬油、做出來的清蒸鯧魚,味道果然不一樣。
花椒覺得不可思議,就去查了一下這種醬油的背景。結果發現,這個叫山東華X釀造有限公司的單位,背景實在非同小可;其前身為淄博市王村釀造廠,而王村在明嘉靖(1521年—1567年在位)年間就有“春分釀酒拌醋”之說,比江北四大醬園中的臨清“濟美醬園”、濟寧“玉堂醬園”都要早兩三百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