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是欲
孩子不過是人欲望的產(chǎn)物
有人敢說,在你遇到一個男人或女人,在孩子還沒有出生之前,你就想過要怎樣去愛孩子嗎?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有時不過是成年人是和其他所有的動物一樣,到了一定的時期,只是遵循大自然的規(guī)律,為了繁衍而已。
對于人來說,可能又多了一份欲望,并且把之美化為“愛情”。甚至說,很多人也沒有愛情,只是為了繁衍,說得好聽點,不過傳宗接代而已。
所以,本質上,這是所有動物都具備的相同屬相。任何夸大的行為和語言,不過是為動物行為,披上一層“皇帝的新裝”而已。
2.養(yǎng)是責
對孩子的成長負責是本分
在《動物世界》欄目里,動物在撫養(yǎng)幼崽的過程中,都是盡力去教會孩子基本的生存技能,讓幼崽邊長大,邊懂得如何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
我想請問各位讀者,動物他們有人類的智慧嗎?沒有。
它們也不會在心里想,“我把幼崽養(yǎng)大,必須讓它們回報我”這樣的話題。
動物的思想很單純,就是如何教會幼崽怎么適應環(huán)境、捕食,怎么把幼崽養(yǎng)大,可以獨立面對世界。
這些動物從來不會覺得,這是多么偉大的事情。因為,這是它們責任,是它們的使命,是刻在它們基因里的,是它們必須要完成的。
可我不懂的是,到了人類社會,就開始美化這份養(yǎng)育之恩了,開始描述為多么偉大的事情了。
難道,這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你應該去做的嗎?
把孩子養(yǎng)大,并教會他(她)在這個社會上如何生存,如何捕獵,如何面對困難?
這不是,作為父母,應該做的事情嗎?難道,有時人連一個動物都不如嗎?
可說句不好聽的,現(xiàn)實生活,就是有很多的父母,為了自己的一點欲望,把孩子生下來,根本不去盡到自己的責任。
什么教孩子生存,教孩子如何面對困難和惡劣的環(huán)境,教孩子如何為人處世,教孩子如何賺錢更好地生活,這些,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3.托舉才是恩
無人托舉 萬事艱難
有一個讓人扎心的真相是:
對于那些缺乏原生家庭托舉,也沒有貴人指點的孩子來說,如果想真正了解社會的底層發(fā)展規(guī)律,弄清楚這個社會的真實情況,往往需要到35至40歲這個中年門檻,才能真正完全明白和懂得。
可是這個時候,生活的重壓,已將他們牢牢束縛于現(xiàn)實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根本難以掙脫這種生活的壓力。
而相比之下,那些出身于上層社會有錢人家的孩子,早在青春洋溢的20多歲,便已被父母不斷教育,深刻領悟了這一切,并且他們也無需承受高昂的試錯成本,父母已經(jīng)為他們打了通往更好發(fā)展的基礎。
對于無人托舉的孩子來說,最可悲的是:
在時間的流逝中,從來無人提醒他們要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都是自己摔倒了爬起,又摔倒再爬起,這種典型的認知滯后,讓他們的成功,遠遠落后于他人,覺醒的特別晚。
這時候,可能還有無知父母說:
你都這么大年齡了,有些事還用我教你嗎?真是一個沒用的廢物。。。
可是,壓根就沒人告訴過他們,應該如何面對一切的困難。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你若不輸,又是誰輸呢?
更直白地說,普通人在20多歲的青春年華里還懵懂無知,也沒有意識到金錢與權力的分量和重要性,更不知道要努力錘煉自己獲取這些資源的能力,也沒人告訴他們這些對于他們未來的影響。
其實,到這里,他們的未來軌跡已經(jīng)隱約可見了。
青春,這一寶貴的資源,對男性而言,是求職市場的香餑餑;對女性而言,則是追求者的蜂擁而至。
然而,許多人卻選擇將這份資源輕易揮霍,未曾珍惜。
一旦邁入35歲的門檻,男性在職場上的競爭力逐漸減弱,而女性的魅力雖依舊,但追求者的數(shù)量卻大幅減少。
與此同時,長輩的健康問題開始浮現(xiàn),晚輩的撫養(yǎng)成本日益攀升,這些現(xiàn)實的壓力讓他們猛然驚醒,金錢與權力原來如此重要。
然而,由于晚醒了十幾年,他們已遠遠落后于那些早早覺醒的人,想要追趕,卻倍感艱難。
這個世界是殘酷的,它不會因你的遲鈍而停下腳步。
因此,你越早覺醒,便越能把握人生的主動權。
在此,我衷心希望這句肺腑之言,能夠觸及每一位從底層奮斗起來的讀者的心靈深處,成為你前行路上的指引明燈。
所以,這里要說到:
對于教會孩子如何更好面對社會,學會相應的技能,中國確實有相當多的父母,是不夠資格的。
這些父母,他(她)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會給孩子,帶來什么樣的傷害。
可以說,那些不合格的父母,他(她)們也知道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因為,這樣的父母,很多都是社會競爭的失敗者。
但人性從來都是自私的,這些父母,從來不會說自己的無能和無知。
他們?yōu)榱送菩敦熑?,所以,只能拿出那套中國所謂的“孝道”文化,對孩子進行所謂的“家庭、家風教育”。
這些,不過是為了維護他們作為父母,所謂的“權威形象”而已。
而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qū)別之一,就是人類是有智慧的生命體,應該在生養(yǎng)孩子的基礎上,讓孩子一代更比一代強,賦予孩子更強的生存技能、為人處世之道、幸福之首,才是真正父母存在的天職所在,這也是我們說的“托舉”二字的真正含義。
這份“托舉”帶來的,是整個家庭的蓬勃生機,是一份幸福的力量,是孩子的高自尊、面對困難的勇敢和堅定。
我也堅信,當孩子越來越好,這些孩子,也一定會心懷感恩,回饋父母的教育。
難道,這樣的意義,不值得每個父母去深思,然后努力去行動嗎?
只是很可惜,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遇到稱之為“貴人”的父母。。。
對孩子不管不顧,覺得給孩子一口飯吃,把孩子養(yǎng)大就算恩情的父母,放眼望去,如果說“比比皆是”,我覺得也毫不為過。
這樣的父母,不給孩子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我真的就“謝天謝地”了。
這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沒有一條強紐帶作為鏈接,這樣的親情關系,是你心中真正想要的嗎?
4.怎樣才算真正的托舉?
關于如何托舉孩子,我用之前多次說的“四大支持系統(tǒng)”來進行說明。
這四大支持系統(tǒng)里,包括的有:
物質經(jīng)濟、人生指導、心理健康、家庭親情的溫暖和關愛。
這四條,就是我所說的“托舉”,你要實實在在的給孩子支持。
也絕不是說給口吃的東西,父母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
就是動物都有這份生物本能,我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不要總這個說事兒了。
說實在的,在這四項支持里,如果能給到孩子1到2項,已經(jīng)算是智慧、優(yōu)秀的父母了。
而且,看父母是否優(yōu)秀、智慧,能不能托舉孩子,也絕不是僅憑物質經(jīng)濟給到多少。
根本就不是說,給孩子錢就是托舉,不給錢就不是托舉。
錢,絕不是唯一的條件和標準。所以,作為父母,你也不要覺得孩子總是看著你的錢,只有那些庸俗的父母,才會總是這樣想。
因為,這樣的父母,本身就是冷漠無愛之人,他們的眼里和心中,始終把錢放在第一位,他們才會始終這樣強調。
我所說那高、中、低三個階層父母的劃分,也絕與商業(yè)上的說法不同,根本就不是以財產(chǎn)多少,作為評判的標準。
更不是很多人口中所說,有錢的父母就高尚,沒錢的父母就惡劣。
說這種話的人,只能暴露出淺薄和無知。
在我心中,即使沒有錢,但卻可以給孩子溫暖和關懷,讓孩子有強大的心力,有強大的自信,去面對生活與社會的困境,你敢說,這不是對孩子的托舉嗎?
所以,那些總把”錢和利益“看得過重,并想以此進行抬杠的人,請你看好這段話之后,再說話。
不要暴露你的閱讀理解能力極差,還有弱智的表現(xiàn)。
關于托舉,如果已為人父母,不管你原生家庭的父母,是否如此給你提供支持,
我希望你要從現(xiàn)在起,改變家庭原有的傳統(tǒng),你去為孩子進行人生的向上”托舉。
不要讓孩子的一生,因為你的無知,而浪費掉寶貴的生命體驗。
而對于無人托舉,給你造成的內心之痛,我也希望你能有所改變,建議你閱讀這篇文章,從中尋找一些對你有幫助的文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