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期間,全國范圍內有超過30個大型音樂節蓄勢待發,其中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有東莞超級草莓音樂節、佛山銀河左岸音樂節、南沙云思妙想全球音樂藝術節等大型活動備受期待。
五一假期歷來是戶外音樂節的黃金檔期,也是樂隊表演最為忙碌和集中的時段。音樂節作為文旅融合的“超級入口”,其文旅、休閑、社交功能不斷放大,“音樂節經濟”亦早已成為熱門話題。在另一層面,最早由迷笛開創的國內原創音樂節模式,正逐步走向主流和商業化,從獨立音樂的小眾狂歡,演變為大眾娛樂盛宴,吸引越來越多主流明星與跨界藝人參與。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五一期間,除了薛之謙、汪蘇瀧等明星歌手,還有趙露思、張新成、羅云熙、張晚意、任嘉倫等明星藝人,以及岳云鵬等跨界藝人和在短視頻平臺火爆的網紅主播,都將在音樂節亮相。音樂節舞臺開始包羅萬象,試圖用多樣化形式提供娛樂價值。
1
陣容同質化的破解
請來明星和網紅就可以嗎
五一期間,多位明星藝人將亮相音樂節。
知名音樂博主DuckMan電板鴨表示,樂隊綜藝暫停之后,能夠在音樂節“帶票”的樂隊就剩下那么幾支,他們也在消耗自己,因為沒有一個標準后,普通大眾也無法判斷自己應該追哪個樂隊,所以“卷”的結果就是無法避免出現主流明星和“網紅”領域,音樂節在中國某種程度不看音樂,看帶票。
而關于音樂節是否有門檻也是眾說紛紜,沒有人限定音樂節表演者只能是樂隊,操盤手楊先生對南都娛樂記者說,很多音樂節主辦方和贊助商以及相關部門都是簽對賭協議,肯定要考量成本和人流量,主流明星和網紅能夠帶票,也總比翻來覆去都是幾支樂隊更有看點,況且樂隊表演基本已經套路化,對于樂迷來說也不再有新鮮感。
楊先生進一步說,關于音樂節陣容同質化已經是老話題,國內能夠帶票的樂隊就那么幾支,肯定都是先確定壓軸樂隊再搭配陣容,主流歌手在配合程度上并不比樂隊復雜,所以有越來越多大牌歌手在音樂節登臺已經屢見不鮮,“除非能請來更多的國外樂隊,否則只能是向大牌歌手敞開大門,畢竟主辦方都要核算成本和盈利點”。
所以對于明星藝人或者跨界演員紛紛涌入音樂節,楊先生持開放態度,“明星藝人比明星樂隊在音樂節的操作相對簡單,因為偶像和粉絲之間的關系是比較線性的,現在自媒體這么發達,如果藝人在舞臺上表現不好,差評也是擋不住的,所以也算是雙刃劍,但總體上沒有人規定明星和網紅不能參加音樂節,只是有些明星和網紅的帶票能力可能未必真比得上樂隊”。
“如果明星的現場表現不好,或者真實帶票能力欠佳,會被自然淘汰的”,而對于音樂節“變味”的質疑,楊先生也說關鍵還是看主辦方怎么定義和設計整場演出,如果把音樂節搞成明星見面會或者綜藝大咖秀,也要承擔品牌風險;如果是純粉絲向的音樂節,就按照粉絲經濟的商業邏輯,“在一定程度上,音樂節就是市場行為”。
2
玩法單一的破解
能否發揮戶外和復合型優勢
資深樂迷黃小姐表示,看了十幾年音樂節,感覺國內的玩法在創新上還有可提升空間,尤其相對于Fuji Rock Festival等國外大型音樂節來說,國內的音樂節更多是簡單的舞臺搭配周邊和小吃,甚至因為某些原因場地限制動線不合理,導致很差的體驗感,“看音樂節不是看演唱會,肯定還是希望能自由流動,并且能夠體驗和音樂相關的社交活動,如果跨界藝人能夠帶來更多的新鮮感那還是會好玩”。
操盤手楊先生則說因為明星偶像的參與,擔心音樂節的“夜排”和“搶位”所帶來的安全隱患,“畢竟有些粉絲只是來看偶像,并不完全是來體驗音樂節,其他的表演甚至和自己無關。當然最好的現象是明星能展示不俗的表演實力,讓非粉絲的路人樂迷也能看得開心,部分明星是有音樂功力和唱跳能力的。之前也出現過偶像演出之前粉絲和樂迷因為位置出現的爭議,以及偶像演完之后粉絲集體退場的局面,不同的圈層需要打破還是需要在玩法上動腦筋”。
音樂節還能怎么玩,黃小姐以春游音樂節為例,說可以帶寵物、打麻將、放風箏、吃火鍋,隨意坐在山坡上喝酒跳舞,還有詩歌詩集、作家講座、影片展映等,當然這類音樂節也要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黃小姐建議在音樂節增加互動性,讓樂迷可以真正玩起來,“香港的Clockenflap音樂節有很多獨立設置的舞臺,樂迷可以更沉浸地體驗,而不是只限于站在舞臺下觀看,就會好玩很多”。
此外諸如蝦米音樂節也會設置前夜派對和日出專場,黃小姐說要么在空間上下功夫,要么在時間上動腦子,在場地條件允許的條件下,主辦方應該多給出配套的輕松玩法,“誰是為樂迷著想,誰是割韭菜,樂迷也是能分辨的,一兩次為了心儀的藝人或樂隊可以承受,看得多了肯定還是需要有足夠的理由才會去現場,一些音樂節的after party可能比音樂節本身更好玩,就是因為放松、無套路。試想如果偶像明星能放下身段,在音樂節展現自己的另一面,大家都是喜聞樂見的”。
3
灣區的特色破解
能否繼續深挖垂直和地域屬性
5月1日至2日,“Head In The Clouds”2025云思妙想音樂藝術節大灣區站將在廣州南沙音樂秀場上演,由88rising主辦,陣容偏向說唱和潮流,包括亞裔青年說唱偶像Rich Brian、中文說唱代表之一的馬思唯、歐美嘻哈領軍人物Rich The Kid以及小鬼-王琳凱、劉雨昕,還有知名日本嘻哈組合Creepy Nuts、靈魂歌手majiko、日本代表性R&B歌手SIRUP等29組音樂藝術家。
國際化的藝人和潮流說唱是最大看點,2023年云思妙想音樂藝術節中國首秀同樣發生在廣州,本次在南沙音樂秀場,主打的概念是音樂節不僅是一場音樂的盛宴,更是一次跨越國界、語言和文化的潮流青年文化的匯聚,旨在打破文化隔閡,強化灣區“聚資源、展形象、領潮流、促消費”的品牌效應。喜歡說唱和潮流文化的垂直領域樂迷以及粉絲可以選擇前往。
另一邊廂的佛山,禪城大草地音樂秀場,5.2-5.4為期三天的銀河左岸音樂節,既有薛之謙、Ella陳嘉樺、許巍等明星歌手,也有新褲子、五條人、海龜先生等搖滾樂隊,還有黃子弘凡、石凱等當紅偶像,還有著名相聲演員岳云鵬,以及影視演員張新成,音樂劇演員鄭棋元等。從陣容可見,這場音樂節的商業意味較濃,尤其岳云鵬將帶來怎樣的幽默與歡樂會是一大看點。
據透露銀河左岸音樂節增加了更多互動環節,觀眾不僅可以傾聽大咖級歌手的現場表演,還能參與到眾多的游戲及活動中。陣容堪稱強大,明星藝人與實力樂隊并存,資深唱將和當紅偶像都有,只是與佛山本地文化和地域屬性的結合并不明顯。
5.2-5.4的東莞超級草莓音樂節,除了摩登天空的自有及合作樂隊,在5月3日當天就在大灣區地域屬性上做了文章,草莓舞臺周柏豪開場,楊千嬅壓軸,還有王菀之、農夫和AGA江海迦,清一色的香港歌手;愛舞臺上則有Mike曾比特、陳柏宇、洪卓立、泳兒等,還有Supper Moment和廣東樂隊短跑小說。星球舞臺幾乎是粵港澳大灣區樂隊的主場,除了秋林與樂隊還有與非門和林二汶的限定組合。
五一期間大灣區的三場大型音樂節,也算各有特色,相對來說東莞超級草莓音樂節更有針對性,5月3日全天目標精準瞄準粵語區歌迷。除了“粵語暢聽日”還有“日音日”,流行天后倖田來未領銜的日音陣容,國民偶像能年玲奈、女團新星ATARASHII GAKKO!以及當紅新世代樂團chilldspot等。但愿這些音樂節能夠說到做到,在表演上回歸戶外音樂節本質,把多舞臺、重內容、重體驗,有新鮮感的音樂節還給樂迷。
采寫:南都記者 丁慧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