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終于扛不住了。2025年4月23日,這位剛上任100天的美國總統突然公開承認,美國對中國加征的關稅「太高了」,甚至罕見地承諾未來會降低關稅,并表示美國將「表現得更好」。這一態度急轉彎,距離他上次宣稱「中國離不開美國」僅僅過去三周。而面對這位商人總統的「求和」,中方只用了十個字回應:「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這場持續三個月的關稅戰,本質上是特朗普的一場豪賭。他以為用145%的關稅壁壘就能把中國制造業逼入絕境,卻沒想到反而給中國制造打通了一條「曲線救國」的通道。美國機構測算的三個月庫存周期還沒走完,特朗普就先繳械了——畢竟他的任期等不了三個月,而美國的通脹數據已經等不及了。2025年2月,美國核心通脹率雖然放緩至3.1%,但住房、保險等民生成本持續攀升,民眾對特朗普的支持率跌到42%的冰點。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不僅沒打倒中國,反而讓中國電商在美國殺瘋了。敦煌網、淘寶等APP在美下載量暴增,敦煌網甚至沖到總榜第二,單日新注冊買家數量增長近20倍。美國消費者發現,通過中國電商平臺購買商品,就算加上運費和關稅,價格依然比本土商店便宜一半。代購們更是聞風而動,從中國工廠批量拿貨囤在加拿大,再通過「灰色通道」倒賣到美國。這種「曲線入關」的操作,讓美國企業庫存周期徹底亂了套——原本該滯銷的中國商品,反而被搶購一空。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本質上是一場自欺欺人的鬧劇。他以為提高關稅能保護美國企業,結果卻讓中國商品通過電商平臺直接觸達消費者,反而繞過了美國中間商。更要命的是,他的「對等關稅」政策得罪了全球193個國家。4月23日,中國在聯合國召集193國討論美國關稅霸權,直接把特朗普架在火上烤。這場被外媒稱為「全球反美關稅大聯盟」的會議,揭露了美國單邊主義的丑陋面目,歐盟、東盟等盟友紛紛響應,甚至開始考慮用人民幣結算貿易。
現在的特朗普,就像一個輸紅眼的賭徒,突然發現自己的籌碼全被對手吃掉了。他想通過降低關稅換取中國的談判機會,卻忘了中方的態度從未改變。從2018年第一次加征關稅到現在,中國始終堅持「談打結合」的策略:你要打,我奉陪到底;你要談,我大門敞開。這種定力,源自中國制造業的底氣——即便在145%的關稅重壓下,中國商品依然能通過電商、代購、海外倉等渠道滲透到美國市場,甚至在聯合國舞臺上團結起全球力量對抗霸權。
特朗普的關稅戰,最終變成了一場「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笑話。他以為用關稅能把中國逼回談判桌,卻沒想到反而讓中國制造在全球贏得了更多盟友。當193國齊聚聯合國聲討美國時,當中國電商在美國下載量登頂時,當美國消費者為了買中國商品不惜跨國代購時,這場貿易戰的勝負早已一目了然。而特朗普此時的「服軟」,不過是為了保住自己岌岌可危的政治資本。但歷史終將證明,任何試圖用霸權壓制發展的行徑,最終都會被時代的車輪碾得粉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