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一段跨國婚姻在社交媒體上火了,25歲的巴基斯坦小伙阿米爾愛上了40歲的云南大媽張姐。
兩人不僅沖破世俗眼光結婚,還生下了兩個可愛的混血寶寶,最后全家成功加入中國國籍,這段看似"不可思議"的愛情,卻讓無數網友直呼"真愛無敵"。
阿米爾來自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一個普通家庭,2018年,他跟著老鄉來到中國云南打工,在一家外貿公司做翻譯。
那時候的他,中文還不太流利,而張姐正是公司附近一家小吃店的老板娘。
"第一次見到她,就覺得她特別親切",阿米爾回憶道,"她教我中文,還經常給我送免費的米線",張姐離過婚,獨自經營著小店,性格爽朗,待人熱情。
盡管兩人年齡相差15歲,但阿米爾卻漸漸被她吸引。
在巴基斯坦,婚姻通常由父母安排,年齡相仿是基本要求,阿米爾的家人最初得知這段戀情時也很震驚。
"我媽媽在視頻里看到張姐時,第一句話就問'她是不是比你大很多'",阿米爾笑著說,"但當他們看到我們相處的樣子,聽到張姐對我的照顧,慢慢就接受了。"
張姐的顧慮更多來自社會壓力,"我們這個小地方,閑言碎語特別多",她回憶說,"有人說我老牛吃嫩草,還有人說我騙外國小伙。
最讓她難過的是,連常來店里吃飯的老顧客都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她。
2019 年,命運的紅線悄然將艾邁德和阿蘭牽在了一起,當時,37 歲的阿蘭已經單身好幾年了,雖然長相漂亮,但經歷過一次失敗婚姻的她,始終不敢輕易接受新的感情。
而 22 歲的艾邁德,在一次外出時迷路了,正當他拿著皺巴巴的地圖,在街頭像只無頭蒼蠅般徘徊時,阿蘭出現了。
阿蘭用帶著云南口音的普通話熱心地為艾邁德指路,那一刻,艾邁德被眼前這個眼角雖有細紋,但眉眼生動的東方女子深深吸引住了。
在艾邁德眼中,阿蘭教他使用導航的樣子,就像他在電影里看到的中國俠女一樣,充滿魅力,而阿蘭,也在這個異國小伙清澈的眼神里,看到了久違的真誠與純粹。
2020年,兩人頂著壓力領了結婚證,沒有豪華婚禮,就在小吃店里擺了兩桌,請了最親近的朋友。
"我們結婚那天,阿米爾用中文給我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張姐說著眼眶就紅了,"雖然發音不準,但那是我聽過最動人的情歌。"
婚后的生活并不容易,阿米爾辭去了翻譯工作,和張姐一起經營小吃店,"剛開始連醬油和醋都分不清",阿米爾笑著回憶,"現在我能做地道的云南小炒了。"
他們每天早上4點起床準備食材,晚上10點才收工,但阿米爾從不抱怨。
2021年,他們的大兒子出生了,這個小生命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周圍人的看法,"以前說閑話的鄰居,現在經常來逗孩子玩",張姐說。
更讓人驚喜的是,阿米爾的父母特意從巴基斯坦趕來,見到孫子后,婆婆拉著張姐的手說"謝謝你讓我兒子這么幸福。"
2023年,他們又迎來了女兒,兩個混血寶寶成了整條街的"明星",經常有路人要求合影。
"兒子像爸爸,眼睛特別大,女兒像我,皮膚很白",張姐幸福地說。
阿米爾則成了"曬娃狂魔",手機相冊里全是孩子的照片和視頻。
為了照顧好阿蘭和孩子,艾邁德忙前忙后,他專門去學習如何做月子餐,每天變著花樣給阿蘭補充營養,照顧孩子時,他更是細心周到,換尿布、哄睡等事情都做得得心應手。
比很多新手爸爸都要靠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艾邁德和阿蘭雖然辛苦,但看著孩子一天天健康長大,他們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國籍問題提上了日程",我們希望孩子能在中國接受教育,所以決定全家都申請中國國籍",阿米爾說。
這個過程并不簡單,他們咨詢了律師,準備了厚厚一疊材料,前后花了近一年時間。
"最難的是語言考試"阿米爾回憶道,"雖然我能說中文,但筆試還是很有難度",那段時間,張姐每天關店后都陪他復習到深夜。
2023年底,他們終于拿到了中國護照,"宣誓那天,我激動得手都在抖",阿米爾說,"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是中國人'了。"
其實,像阿米爾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根據公安部數據,2022年共有1356名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其中因婚姻關系入籍的占比超過40%。
云南作為邊境省份,跨國婚姻尤其多見,當地民政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現在跨國婚姻登記越來越規范,只要材料齊全,我們都會給予祝福。"
他們的故事在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說,"真正的愛情就是互相成就,年齡根本不是問題",也有人感嘆"幸福是自己的,何必在乎別人怎么說。"
心理學家李教授分析,"這種跨年齡跨國婚姻之所以能幸福,關鍵在于雙方都能突破傳統觀念束縛,這種相互理解才是婚姻長久的基礎。"
社會學家王博士指出,"隨著全球化發展,類似婚姻會越來越多,我們應該用更開放的心態看待愛情,畢竟幸福的形式多種多樣。"
在昆明開餐館的緬甸籍老板吳先生也有同感,"我和中國妻子結婚8年了,剛開始家里反對,現在他們都說我娶了個好媳婦。"
如今,阿米爾和張姐的小吃店生意越來越好,他們還開通了短視頻賬號,分享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收獲了近10萬粉絲。
最新的一條視頻里,阿米爾正在教兩個孩子說烏爾都語,張姐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
"有很多人私信問我,怎么克服年齡差距",張姐說,"我的回答永遠是,別想那么多,跟著心走就行。"
阿米爾則補充,"愛情不是做數學題,沒有標準答案,重要的是兩個人是否真心相愛。"
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在這個充滿偏見的世界上,真愛依然能找到生長的縫隙,或許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真正的般配,不是年齡相當、家境相似,而是三觀相合、彼此珍惜。"
在這個日益開放的時代,我們或許應當學會以更為包容的眼光去看待形形色色的愛情,要知道,幸福本就有著諸多的表現形式,而真愛,從來都是難以被定義的。
阿米爾與張姐的故事仍在延續,明年,他們打算帶著孩子返回巴基斯坦探親,阿米爾表示,“想讓孩子們知曉,他們擁有兩個故鄉?!?/p>
而張姐呢,已經開始學習簡單的烏爾都語了,她笑著打趣道,“總不能和婆家人全靠比劃吧?!蹦敲?,你如何看待這段跨越年齡與國界的愛情呢,倘若換做是你,能夠接受這樣的婚姻嗎。
參考信源:
中國青年網 2025-02-14 17:37:00 一對中巴夫妻的跨國經貿緣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