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田先生的相繼離世,再也沒有人能夠支撐起田楷的熱度,關于田楷的關注度也逐漸消退,不過關于田楷的爭議依舊存在,很多人都在質疑田楷的藝術水平,也有人質疑田楷是否算是書法,對于這種質疑再也無法得到有力的回應。
當今社會關于書法的質疑是非常普遍且多角度的,今人書家都難逃被質疑的命運,但是質疑和批評一樣,是一種非常不理性的藝術評價方式。
對藝術的評價方式有很多,就包括評論、質疑和批評,其中質疑雖然沒有批評強烈和直接,但是也包含了很強的排斥性,當質疑開始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注定無需解釋了。質疑往往是批評的前奏。
就好比有人質疑田書算不算書法,其實就是認為田書不算書法,只是用一種疑問的方式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而已。
這種缺乏包容的評論方式對于藝術來說是非常錯誤且有害的,藝術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包容,藝術創作需要融會貫通,審視藝術也需要充分的包容。
對待藝術的評價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個人認知和喜好是左右評價結果的主要根源,所有的外部意見也只能是一種參考。
所以當有人質疑田書是否為書法時,也有人篤定田書就是頂級書法藝術,那么這兩種人又有可能說服對方嗎?相關的討論還有意義嗎?
所以對待藝術不需要質疑,也不需要批評,但是需要評論,藝術面向大眾,評論是其價值的體現,不被評論的藝術肯定一文不值。
評論與批評和質疑的最大區別就是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可以不喜歡但是尊重其存在的意義,不強求其改變,更不試圖將其毀滅,這才是對待藝術審美最正確的態度。
田書作為風靡一時的現象級書法風格,無論對書法發展起到何種影響,對書法普及起到何種作用,無論二田先生書法理念是否符合時代潮流,都不可否認其存在的價值。
這就是書法藝術需要呈現出來的多樣性,有花有草有果有葉方為自然,不能因為喜歡看花就摘掉所有的葉,沒有葉的襯托花也難以顯出絢爛。
當今社會對丑書的批判和對田書的質疑都是一種只要花或者只要葉的偏激思維,都是試圖讓書法走向單一,都是在試圖用個人喜好去干涉書法家獨立創作權的行為,都是一種思維霸凌。
藝術本無絕對的對錯,書法亦然。真正的藝術生態應該是多元共存的,無論是傳統派、創新派,還是學院派、民間派,都有其存在價值。包容不同風格,才是書法健康發展的關鍵。
與其質疑二田書法的價值,不如去學習二田先生的刻苦精神和嚴謹態度,與其批判丑書的凌亂不堪,不如學習書家敢于打破傳統規范的創新精神。存在即合理,每種風格都是優缺點的矛盾集合體,只看一點難免片面,揚長避短才是大智慧。
每個人對藝術的理解不同,強求別人改變理念,不如去努力提升自己的藝術審美,僅憑表象去判高低,永遠都只能是無知且愚昧的門外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