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兒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出版100周年之際,為紀念科學化兒童教育的一百年,弘揚陳鶴琴教育家精神,2025年4月23日至24日,“兒童為本·家園共育·科學教養—紀念陳鶴琴先生《家庭教育》100周年學術研討會”隆重召開。會議匯聚學界泰斗、實踐專家與一線教育工作者,以多元視角解碼中國現代家庭教育的百年歷程,探尋新時代家園共育的科學路徑。
學術盛宴:百年前的經典教育思想助力現代兒童成長
此次學術研討會在江蘇省陳鶴琴教育思想研究會支持下,由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南京市鼓樓區鶴琴幼兒教師培訓學校主辦。
4月23日上午,會議在《百年鼓樓幼兒園發展史》《小園子里“尋”百年—鼓樓幼兒園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新書發布中拉開序幕,大會由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教授尹堅勤主持。
100年前,基于實證觀察和心理學研究,陳鶴琴寫出了兩本巨著。他的教育思想對解決當下家庭教育的一些誤區非常有啟示作用。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虞永平呼吁現代家庭教育應當堅守兒童的主體地位,應當回歸本質。他認為對陳鶴琴家庭教育思想的傳播能夠引發更多的家長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引發更多的幼教工作者關注家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引發更多的幼兒園重視家園協同,共同支持與促進兒童發展。
陳鶴琴的外孫柯小衛先生詳細介紹了陳鶴琴基于兒童心理學的活動個案研究、家庭教育實驗研究和幼稚園及課程實驗。在解讀《兒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的學術價值中,他提出:在現代教育語境中“科學化”是“中國化”的前提與指引;促進兒童發展是教育的目標、責任;理論聯系實際,從“兒童研究”到“兒童教育”;珍視中國現代兒童教育發展經驗,弘揚教育家精神。
江蘇省教科院研究員成尚榮先生提出“家庭教育是‘大小孩’與小小孩共構的‘活’生活”。他帶領大家重溫陳鶴琴《家庭教育》,探尋百年經典的“現在時”價值。他指出:當下的家庭教育正面臨愛的困境。尤其在當下人工智能給家庭教育帶來變革的時代下,家庭教育需共構“活生活”,重構兒童的“日歷”“鐘表”“起跑線”,實現家庭生活中良性的親子共構。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黃書光從陳鶴琴辦學歷程的個案視角出發,以獻身教育事業的純愛精神、中西教育融通的創造精神、理論聯系實際的實驗精神、求真探索精神、“一切為兒童”的人本精神,讓他全身心投入教育改革實踐中,讓大家不斷感悟陳鶴琴教育家精神的力量。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晶波從終身發展的視角入手,認為家庭教育不僅是孩子成長的基礎,也是家長自我成長的機會。她通過多個家庭教育案例和自身的教學實踐,論述了家庭教育在培養孩子智商、情商、人商等方面的關鍵作用。
實踐探索:建立家園共育機制為兒童謀幸福
情景劇《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揭開4月23日下午活動的篇章。鼓樓幼兒園的師生與家長以沉浸式敘事,圍繞師幼互動、家園共育,展現了幼兒教育的實踐與探索。鼓幼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與成長的節奏,用愛與專業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支持,描繪了家園協同的日常圖景。
在百年發展歷程中,鼓樓幼兒園始終秉持“兒童教育是幼稚園與家庭共同責任”的理念,同步推進單元課程與家庭教育的共同研究。鼓樓幼兒園園長、書記何凱黎在題為《陳鶴琴家園共育思想的傳承與創新—以鼓樓幼兒園百年實踐為例》的主旨報告中,回溯了鼓幼基于陳鶴琴現代家庭教育觀開展家園共育的歷程,梳理其實踐舉措、創新成果及意義,為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提供借鑒參考。
沙龍中,鼓樓幼兒園副園長朱水蓮攜手教師、家長代表,圍繞共育難點展開對話,通過興趣激發、試錯支持、銀發教育力等策略,在基于家園“信任”的基礎上構筑家園共育生態圈,展現了家園共育的多元力量。正如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虞永平所言:“兒童,就是一切可能”,在這場極具“松弛感”的沙龍中,彰顯了鼓幼家園協同育人的大智慧。
家長是幼兒園課程推進中重要的合作伙伴。鼓樓幼兒園教師楊姍姍從課程視角梳理了本班孩子圍繞“職業”展開的探索。在《協同·對話·成長—家園共育助推班本課程探索的破繭之路》的案例分享中,她邀請家長入園講解,以親子活動的形式帶領幼兒實地參觀不同家長的工作崗位,在家園共育中助推了班本課程的深入延展,也助推了孩子對“職業”這一話題的啟蒙認知及職業尊重。
鼓樓幼兒園教師解金鳳從生命教育視角呈現了班級飼養角里小鸚鵡離世的故事,在《家園共育視野下的生命關懷教育—以“失而復得的‘小果凍’”為例》中,孩子參與照料鸚鵡“小果凍”,為其搬家,與其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家長在其中深度參與,與教師協同共育,助力孩子們建立正確的生命觀。
大會尾聲,江蘇省陳鶴琴教育思想研究會秘書長何鋒博士進行了提綱挈領的專業點評,凝練出實踐背后的理論邏輯,要用傳承創新、共同方向、互惠心態的視野,共建家園共育的常態機制,“為每一個中國兒童謀幸福”!
通訊員 楊坤婕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黃艷
(通訊員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