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之家觀察到,近日,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財險”)高管發生變動,公司原兩位副總經理之一兼合規負責人黃君已不在高管序列中。而比亞迪財險于2024年5月正式開啟業務,距今尚不足一年,目前高管僅剩下3人。
來源:比亞迪財險2024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黃君曾在恒大人壽任職,去年該司20多名前管理人員被要求配合調查
官網履歷顯示,黃君,男,1982年生,南開大學法學本科。曾任中國保監會湖南監管局干部,前海財險戰略企劃部、風險管理部負責人,鼎誠人壽合規負責人、首席風險官、法律合規與風險管理部總經理等職務。2024年3月15日起任比亞迪財險副總經理、合規負責人。
值得注意的是,黃君此前任職的鼎誠人壽對其披露的過往資料更為詳盡。其在湖南監管局與前海財險職業生涯之間,曾擔任過恒大人壽研究發展中心副總經理一職,但這一關鍵經歷在比亞迪財險對其履歷介紹中卻未被提及,似乎有刻意回避之嫌。
2023年10月,在黃君卸任鼎誠人壽合規負責人、首席風險官之時,曾知接任了其崗位。曾知同樣出身于恒大人壽。曾在北京、重慶保監局保監局任職,此后,曾知又歷任恒大金融集團保險業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恒大集團保險業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恒大人壽機構發展中心總經理以及恒大人壽董事會秘書兼品牌中心總經理等重要職務。黃君與曾知均具備監管背景,并且均有在恒大任職的經歷,甚至還在同一部門共事過。
比亞迪財險作為新能源車險領域的新星,在新能源車市場井噴之際,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2024年開業不足一年,保費收入已高達13.51億元,其發展前景備受矚目。作為公司僅有的四名高管之一,黃君若能長久留任,未來成為公司元老級高管并非難事。
然而,鑒于恒大人壽過往風波不斷,2024年11月,恒大人壽20多名前高管或管理人員同時被要求配合調查,黃君此番離任難免讓人浮想聯翩。此外,他此前任職的前海財險,同樣深陷困境,難以自拔。從恒大到前海,讓人不禁對他的職業軌跡和選擇產生諸多困惑。
比亞迪財險發展勢頭強勁、且具有經營成本優勢
比亞迪財險的業績結構高度依賴車險:2023年,車險貢獻了13.98億元保費,占絕對主導,車均保費約4500元,較上季度末下降2000元。盡管綜合成本率因已賺保費擾動而失真,但從手續費及傭金占比(0.01%)和業務管理費占比(6.82%)來看,公司憑借其渠道優勢,在業務費用方面的投入或相對較少,應主要以固定類經營成本為主。
來源:比亞迪財險2024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此外,作為比亞迪體系內的"自家人",比亞迪財險在事故車維修成本管控上同樣展現出天然優勢。2024年,該公司與比亞迪汽車累計發生5172萬元保險事故車輛維修費用。
維修協議顯示,維修單位必須使用正廠配件,且價格不得高于市場水平。在結算方式上,采用"一車一結"模式,每臺車維修完畢并經客戶驗收后,公司方支付費用。這種高度可控的閉環體系,既確保了維修質量,也規避了傳統險企面臨的第三方維修廠加價難題。
作為比亞迪汽車金融生態的重要一環,旗下財險公司似乎更著眼于服務主業而非短期盈利。2024年1.69億元的虧損,更多是因為初期必須的戰略性投入。畢竟,在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爭奪戰中,掌握保險這一重要入口,其戰略價值遠超過財務報表上的數字。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財險在邁向新發展階段時,仍需面對諸多來自前身易安財險的歷史遺留問題。2024年四季度,公司一筆涉及用友網絡科技、華鑫國際信托的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以調解結案告終,公司為此損失金額高達2280萬元。與此同時,公司仍面臨著兩筆大額保證保險合同糾紛,分別與天津金融資產登記結算有限公司和北京德榮順盈股權投資中心存在訴訟,標的金額分別高達5785.87萬元、4264.86萬元。
來源:比亞迪財險2024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作為公司的法律專家,黃君本應主導這些訴訟的收尾工作。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黃君的名字已從公司高管名單中消失。究竟是主動請辭,還是另有隱情,目前仍無從考證。不過·,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比亞迪財險的發展不會為某個人的缺席而停止向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