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箬的閱讀活動,聽紀紅建老師講他與讀書、重走青年毛澤東1917游學路線的故事,感佩于紀老師的勤勉、熱忱,作為知識分子的堅守和探究精神。青年毛澤東當年在迷茫中選擇用腳步丈量鄉村,現在的我們能否在鄉村找到自己的答案?行動、反思、再行動,相信會有收獲。”4月23日,湖南湘江新區白箬鋪鎮鄉村創客服務中心的負責人陳佩,參加完一場以“閱讀與游學”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后,發表如是感慨。
4月22日,以“閱讀與游學”為主題的這場讀書活動,在湘江新區白箬鋪鎮古山村溪云耕讀書院舉行。這場由湖南湘江新區白箬鋪鎮黨委、政府在湘江新區宣傳工作部、共青團湖南湘江新區(岳麓區)委員會指導開展的讀書活動,吸引了白箬鋪鎮100余位愛好閱讀的青年參加。
△4月22日,紀紅建在青年毛澤東游學經過的白箬鋪分享其作品《游學1917》。
活動特別邀請了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南毛澤東文學院副院長、魯迅文學獎得主紀紅建做主題分享。作為《游學1917》作者,紀紅建結合史料研究與實地調研經歷,系統闡釋了“以讀促行、以行促知”的創作理念,強調“只有扎根鄉土、貼近群眾,才能講好新時代的文化故事”。
在交流環節,道遠書院院長程衛、淑一珍藏館館長李哪、光明小學教師吳敏等嘉賓就“如何講好文化故事”“在當代AI功能日益強大的背景下怎樣做好文學創作”等問題展開深入討論。現場交流氛圍活躍,一次次提問與解答,既引人思考又為人指引方向。
活動最后,主辦方發出邀請:“歡迎廣大朋友來白箬鋪重走青年毛澤東1917研學之路,了解紅色文化,感知游學魅力,提升心之力,向大本大源處探討,消除和緩解人生的迷茫和困惑,成為更好的自己。”
通訊員 劉思璇 瀟湘晨報記者劉建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