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黃金,滿巷鉆石”,曾經的南非,在好多人眼里是“非洲奇跡”。這個受上帝垂青的國家,有著全球儲量極為豐富的金礦與鉆石礦,曾以超強的姿態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
但是,僅僅五年時間,往昔的輝煌就像虛幻的景象一樣消失了,換來的是經濟垮掉、社會不安、犯罪率猛漲……
曾經富有的南非人變得吃不飽、沒地方住,甚至只能通過販毒、搶劫這類犯法的事兒來勉強生存。天堂和地獄就差一點兒,可南非卻以讓人難以相信的速度從好變壞了。
到底是啥,把這個“非洲奇跡”給拽進了深淵呢?
往回看歷史,就能明白,南非的興起不是碰巧,而是各種條件都具備了。
打開世界地圖瞧瞧,能看到南非的地理位置很特別。它在非洲大陸的最南端,三邊都是海,東邊是印度洋,西邊是大西洋,仿佛一把鋒利的劍插進了兩大洋的交界地方。特別要提的是,它守著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海上重要通道——好望角航線。
在航海技術還不行的那個時候,好望角航線是所有船繞過非洲南端去亞洲和歐洲的必走之路。商船眾多,貨物豐富,南非也就這樣成了全球貿易的關鍵中轉地,賺了不少錢。
不得不說,南非優越的地理位置給其經濟崛起帶來了“第一桶金”,也為后續發展打下了牢固根基。
要是說良好的地理位置是南非發展的外在因素,那豐富的礦產資源便是其天生就有的“敲門磚”。
南非有個名號叫“坐在金山上的國家”,這可不是瞎吹的。這兒的礦產資源特別豐富,種類不少,而黃金和鉆石更是其中特別顯眼的。
南非的黃金儲量在世界排首位,鉆石產量也一直處在世界前列。這些珍貴的金屬礦藏,讓南非收獲了大量財富。
毫不夸張講,南非的現代化進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這些“地下寶藏”予以支撐的。礦產出口所獲取的大量外匯,不但讓國庫變得充實,還為南非工業化發展給予了充裕的資金支持。
憑借著特有的資源優勢以及逐步積攢的財富,南非在20世紀快速發展,成為那時非洲大陸名副其實的“工業核心”。
在采礦設備、汽車制造、鋼鐵冶煉以及化工生產等方面,南非的工業體系不斷完備,其制造的產品不但在整個非洲大陸暢銷,而且有部分產品還能打入歐美市場。
在那個時期,南非是不少非洲國家效仿的對象,也是全球各國投資者追捧的熱門。看上去所有事情都在往好的方面前行,南非還沉醉在“永遠不會衰敗”的幻想里。
然而,好比希臘神話里“伊卡洛斯”的翅膀那樣,南非的興盛不過是轉瞬即逝。在繁榮之下,藏著莫大的危機,而這些危機,終究把南非帶入了絕境。
南非的經濟發展模式,可謂是“成也此,敗也此” 。
一方面,南非憑借豐富的礦產資源賺了大把錢,促進了工業化發展;可另一方面,過于依靠資源出口,讓其經濟結構變得單一,抗風險的本事特別弱。
這種“單腿走路”的發展方式,受到經濟全球化浪潮沖擊時,會格外脆弱。
20世紀后期,全球貿易自由化水平持續提升,國際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南非的制造業慢慢喪失競爭能力,眾多工廠關門,工人沒了工作,社會矛盾越發尖銳。
要是說經濟結構單一成為南非衰落的引火線,那深深扎根的種族矛盾就是把這個國家往深淵里推的“罪魁禍首”。
一直以來,南非的大部分財富與資源都被白人少數群體把控著,而占人口多數的黑人長期受著歧視與壓迫,沒法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好處,只能在貧困和絕望里掙扎。
種族隔離政策,把這種不平等、不公正推到了頂點,讓黑人和白人之間出現極大的隔閡,社會矛盾持續積聚,進而變成了一場全國性的風暴。
南非的繁榮,仿若一場宏大的假面盛宴,看似熱鬧非凡,實則暗藏著無法化解的矛盾與紛爭。一旦經濟危機出現,社會矛盾加劇,這場盛宴終將以凄慘結局告終。
歷史車輪不停轉動,到了 20 世紀末,世界格局變化多端。對南非來講,往昔的榮耀已成為過去,等著它的,是一場意想不到的“大敗仗”。
全球化浪潮在全球范圍內涌動,也猛烈沖擊著南非的海岸。
對發達國家來講,全球化代表著更寬廣的市場與更充裕的資源;可對像南非這類發展中國家來說,這卻更像是一場嚴酷的“生存較量”。
南非制造業本來就沒核心技術和品牌優勢,面對全球化引發的激烈競爭,特別脆弱。便宜的進口貨大量進入市場,當地企業沒法抗衡,接連倒閉,工人也失業了,曾被自豪稱作“非洲工業心臟”的南非制造業慢慢不行了。
經濟基礎左右上層建筑,經濟的衰落,給社會矛盾的爆發埋下隱患。失業、貧困、不公,就像失控的野馬,把南非帶入動蕩的困境。
要是講全球化是讓南非經濟垮掉的“最后一擊”,那種族矛盾的猛然爆發,就是搞垮這個“非洲巨人”的“要命之處”。
曼德拉當選,本該意味著南非種族能實現和解、獲得新生,可是,長久積攢下來的矛盾與仇恨,哪是短時間就能消除的呢?
白人精英階層因怕改革使自己喪失既得利益,心里不滿,紛紛移民國外,還帶走了珍貴的技術與資金。黑人群體歷經長久的壓迫與剝削,對未來滿是憧憬,可現實卻屢屢讓他們心寒。
改革帶來的痛苦、經濟的下滑、社會的不安定,相互交織,把南非往更危險的境地推去。
邁入 21 世紀后,南非的狀況愈發糟糕,曾經的“非洲奇跡”變成了“失落大陸”。經濟下滑、社會不安、疾病橫行,像附在骨上的蛆蟲一樣,死死地纏著這個國家。
腐敗,是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導致南非經濟下滑的重要因素。
腐敗,好比“讓駱駝徹底垮掉的那最后一根草”,把本來就晃晃悠悠的南非經濟推到了要崩潰的境地。
經濟垮了,社會亂了,好多社會問題也就出來了,南非的治安變得特別糟糕,槍支到處都是,暴力犯罪常常發生,以前熱鬧的城市變成了“罪惡之都”。
與此同時,南非被艾滋病的陰影所籠罩。南非是全球艾滋病感染率頗高的國家之一,每年有眾多人因艾滋病離世,無數家庭就此破裂,給社會發展帶來難以抹去的陰影。
絕望,如瘟疫般在南非擴散,人們尋不到希望,也望不見未來,只得于貧困、疾病與暴力的泥沼里艱難掙扎。
南非的悲劇,是歷史與現實相互交織所導致的,這也給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了個醒。
南非的情況不是獨一份,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不少發展中國家都碰到了差不多的難題。怎樣應對全球化產生的挑戰,怎樣讓經濟持續良好地發展,怎樣化解社會矛盾,守護社會的公平正義,這是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得面對的共同問題。
雖說南非困難不少,可它有豐富的資源,人民也很勤勞,還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這都是很珍貴的,也是南非以后發展的指望。
改善民生、推動種族和解,乃是南非長久安穩的關鍵所在。唯有使全體民眾都能分享發展帶來的成果,方可切實達成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南非的未來面臨諸多挑戰,可也不是毫無希望。要是南非民眾可以齊心合力,大膽應對挑戰,那相信“彩虹之國”肯定會擺脫困境,走向更為燦爛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