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誕生,是大地痙攣的瞬間被凝固的奇跡。它在板塊撞擊的轟鳴中蘇醒,承受著山巒傾覆的重壓,吞咽著星塵與巖漿的私語。地殼以刀斧裂骨的蠻力淬煉它,地下河用千年冰淚滋養它,直到裂紋與雜質在歲月中羽化成蝶,方捧出一寸比信仰更純粹的蒼翠。這抹綠,原是星球用洪荒之力寫下的絕筆。本期節目對話嘉賓為您講述,用半生演繹翡翠般的人生。
楊源,出身于翡翠世家,家族五代從事翡翠行業,歷經兩百余年。是92年全中國第一個深入到緬甸礦區的女人。擁有四十多年行業經驗,深耕從原料開采到零售的全產業鏈。在翡翠鑒定方面具備深厚專業能力,在行業內口碑和聲望頗佳,專業性和權威性處于行業高水準。廣東省玉器商會副會長、平洲市女企業家協會名譽會長。
楊開心,騰沖翡翠世家第六代,全球前一百名校留學歸來。平洲珠寶玉器協會女企業家理事,廣東省雕刻藝術研究會理事會副會長。
騰翠佳位于廣東佛山平洲玉器街翠寶園,專注于珠寶翡翠回收業務。家族五代從事翡翠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業務涵蓋原料開采、原石買賣、加工、批發及零售。公司憑借深厚的行業沉淀,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翡翠回收服務,解決客戶資金周轉等問題。
節目中,楊源講述,當時自己1992年深入緬甸帕敢,尋找原石。“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市場競爭的壓力,因為我們當時銷售的目標是來自香港和北京的客戶,我們在瑞麗盈江買的石頭,他們也能去那里買,沒有渠道優勢,我只能憑借更好的眼光和更低的價格去競爭,這樣就導致了利潤也越來越低。第二個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品質,因為瑞麗和盈江的石頭在我經營越來越久以后,發現他們的品質也慢慢跟不上我的需求,加上利潤也越來越低,我就決定去帕敢源頭市場,因為當時收購翡翠的人他們是不可能去緬甸的。還有第三個原因,就是因為家庭的變故,父親的離世讓我們家的生活變得艱難,我作為家里的老大,為了照顧家庭必須挺身而出,加上母親非常支持我,她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你家里幾輩人都是做這個的,他們都做的,你也做的,你大膽的去,我支持你。’這樣就堅定了我去緬甸的決心,于是就去了。”
當提及當時身為一名女性,當時深入礦區的境遇。楊源表示:“其實當我出現在帕敢礦區的時候,就已經打破了刻板印象,因為那時候緬甸的女人地位很低,連吃飯的時候都不能上桌,只能等男人們吃完了才能把剩菜收到廚房去吃。加上我當時年輕漂亮,又講誠信,給價又豪爽,基本上一個價我就買,我一還價別人就賣。在帕敢就逐漸出名了:有一個騰沖來的美女老板,漂亮又講誠信,資金雄厚。帕敢那個地方很小的,所以很快就傳開了,很多大老板就知道我,就想來見識一下到底是什么樣的女人在這個地方能引起這么大的轟動,他們也順勢和我做生意,我也就這樣,在那個全是男人的地方站穩腳跟了。良好的口碑,讓我成為那個時代可以和男性同臺競技的女性,也奠定了我在中緬原石圈的影響力。”
提到未來,楊源女兒楊開心表示,“誠信為本,媽媽的教導中西結合之后發現,我們需成為文化“翻譯者”。翡翠行業的民族文化,其實是根植于中華文明的哲學體系的。從文化象征看,翡翠承載著“吉祥平安”、“君子五德”、“權力尊崇”、“情感傳承”四大核心內涵,守正創新,一方面尊重傳統,另一方面融合現代科技與設計,比方說AI,再線下實體店和線上平臺的結合,把翡翠的文化內涵,轉化為消費者可感知的價值,幫助消費者識別優質翡翠,滿足他們的同時,我們也有非常多成就感。翡翠不僅是商品,更是中華文明的微觀載體,是某些人的精神載體。這是種“以玉載道”的使命感,深挖文化基因,在傳統與現代間架橋,才能實現“商道”與“玉德”的共生共贏。”
節目最后楊開心表示希望未來可以用翡翠講好中國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