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MO)支持,世界海事大學(WMU)、上海海事大學、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MTCC-Asia)聯合主辦的2025年“培訓培訓師(Train-the-Trainer)”高級研修班在學校開班。校長初北平、副校長殷明,世界海事大學艾克特·伊·厄爾切爾(Aykut I. ?lcer)、北田桃子(Momoko Kitada)等教授,以及來自14個國家海事管理部門、行業組織、港航企業的35名學員出席開班式。開班式由國際交流處、國際教育學院負責人主持。
初北平在致辭中感謝IMO長期以來對學校的支持,并指出,脫碳對于航運業極為重要,IMO的減排措施對全球經濟和航運業具有革命性影響,船員在碳減排中發揮關鍵作用,應當高度重視提升船員溫室氣體減排的適任能力,以確保新技術和替代燃料的安全應用。他表示,上海海事大學將與WMU積極合作,推動更專業、更國際化、更實用的培訓項目,為全球航運業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艾克特·伊·厄爾切爾指出,本次研修聚焦于加強全球合作,共同應對挑戰,推動海事領域組織架構的可持續發展。他強調,技術雖為核心,但僅靠技術無法解決所有問題,海事全球化是當前行業所面臨的重大機遇和挑戰,全球戰略與跨國合作應對是根本對策,航運業亟需加強跨國協作與全球治理體系的深度融合。
殷明對世界海事大學代表及各國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學校通過MTCC-Asia和國際海事教師聯合會(IMLA)等平臺和組織的項目,積極推動船舶能效技術轉移和IMO溫室氣體減排戰略實施的相關進展。
北田桃子對學校的精心籌備與組織致以誠摯謝意,并介紹了課程設計和研修模式。她提出,在當前替代燃料快速發展的同時,行業在技術、法規和船員的培訓方面仍存在缺口。
本次研修是IMO在全球范圍內首個針對船員溫室氣體減排適任能力所開展的培訓項目,聚焦清潔能源在航運業的應用,通過知識傳遞、教學技能提升和領導力開發,確保船員掌握新型燃料的安全操作與環保優勢,通過知識共享與合作推動航運業的綠色轉型,為全球航運業減排目標提供人才支持,將加速船員溫室氣體減排適任能力標準的形成,也將全面推動全球范圍內各類船員溫室氣體減排適任能力培訓。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記者 王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