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點點
2019年10月12日的維也納,基普喬格用1小時59分40秒完成了人類馬拉松破二的壯舉。這項從2017年就開始籌備的挑戰人類極限的項目,被耐克定義為品牌的「登月時刻」。
8年后,奧運女子1500米三連冠得主菲斯.基普耶貢(Faith Kipyegon)與耐克共同開啟了另一個「登月時刻」挑戰——女子一英里破四。而此次幫助她挑戰人類極限的導師,便是完成上一次「登月」的基普喬格。
破2到破4,關于信念傳承的故事
當基普喬格在維也納的破2之旅還剩下最后300米即將創造人類歷史時,解說員馬賽克拉(Selema Masekela)提起了那些同樣偉大的名字——1969年第一位踏上月球的奧爾登·阿姆斯特朗;1953年首位登上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的艾德蒙·希拉里,以及羅杰·班尼斯特,在1954年首位1英里跑進4分鐘大關的男性運動員。
冥冥之中,基普喬格在即將突破馬拉松2小時人類極限的時刻,鼓舞了更多人,讓他們擁有了挑戰自我、突破極限的信心和勇氣。在這群人中,便有菲斯·基普耶貢(Faith Kipyegon)。
Faith是基普耶貢的名字,而在英語的語境里,這是信念、信仰的含義。人如其名,從2010年年僅16歲的她登上國際田徑的舞臺開始,基普耶貢帶著必勝的信念,逐漸成為了女子中長跑項目的傳奇。
奧運1500米三連冠,三屆世錦賽冠軍,1500米和一英里世界紀錄保持者,在過去的15年里,這些成就成為了基普耶貢的標簽。在跑道上不斷斬獲冠軍,刷新紀錄的基普耶貢,開始思考如何與團隊一起,取得更加卓越的突破。「我已經是賽道上最優秀的中距離跑者了,那為什么不跳出思維框架,挑戰不可能,讓不可能變成可能呢?」
2018年,基普耶貢的女兒艾林(Alyn)降生。成為母親的她更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言行和成就,激勵一代代的女孩們。「她們總是說,有一天我們也想成為像Faith那樣的人。對我來說,因為很多女孩都在追隨我的腳步,所以我需要不斷努力,成為女性的榜樣。」
基普耶貢與女兒
漸漸地,這樣的信念形成了具象化的挑戰——讓女子運動員也能跑進1英里的4分鐘大關。北京時間4月24日,耐克發布了此次破4挑戰的具體信息:2025年6月26日,菲斯·基普耶貢將在巴黎的夏萊蒂體育場(Stade Charléty)發起一英里跑進4分鐘的挑戰。這一時間和地點是在科學研判后特別選定的,以配合運動員充分發揮實力。
時至今日,距離羅杰·班尼斯特作為男子運動員一英里破4,已經過去了整整71年。在這大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已有近2000名男性運動員達成了4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的成就。但對于女性運動員而言,這看似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23年的摩納哥鉆石聯賽上,基普耶貢破紀錄的4分07秒64,才第一次將女子1英里的成績刷進4分10秒大關。從保拉·伊萬(Paula Ivan)于1989 年創下4分15秒61的最好成績到基普耶貢刷新紀錄,女子一英里提升8秒,足足用了34 年時間。
而依據歷史數據推算,女性達成4分鐘跑完一英里的成就,可能出現在2030-2065年這一時間段。
作為旁觀者,你很難去直接地比較基普喬格的破2和基普耶貢的破4,誰面臨更大的困難和挑戰。但對于兩位偉大的運動員而言,他們的勇氣和選擇本身,就是最大的價值和意義。
如果基普耶貢的挑戰成功,將進一步縮小田徑運動領域長期存在的性別差距,證明女性同樣能定義「不可能」的邊界。這種接力式的突破,不僅關乎的是個人榮譽,更是對人類潛能探索的集體宣言——無論馬拉松還是一英里,極限終將被敢于相信的勇氣重塑。
與此同時,這也是兩位男女傳奇田徑運動員的一種精神傳承。據了解,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基普喬格與他教練帕特里克(Patrick Sang)一起回到肯尼亞的Kaptagat,加入了基普耶貢的特訓,為她的破4計劃進行周密的籌備工作。
作為過去6年中與基普耶貢密切合作的導師、朋友,基普喬格不僅傳授了個人的訓練理念和面對挑戰的心理應對方式,更用「人類無極限」的信念重塑了她對可能的認知。
基普耶貢(左)與基普喬格(右)
在籌備破4的訓練中,基普耶貢認為她從基普喬格身上學到了很多,首先便是如何讓內心變得更加堅強。「當你擁有強大的內心時,你就能克服許多困難。我從他那里認識到運動生涯有好日子,也有壞日子,但你仍然需要克服它們,并向世界證明你熱愛這項運動,你做這一切是出于熱愛。」
讓運動員偉大,讓耐克成為「耐克」
對于旁觀者而言,見證運動員突破極限創造紀錄,是一件熱血、浪漫的事情。但對于投入其中的個人、團隊而言,這個過程更多需要的是嚴謹、科學以及冷靜。
此前的破2計劃中,耐克和基普喬格的團隊構建了一個全方位科學支持體系。例如在日常的訓練中不斷調試,尋找到讓41名精英配速員組成動態V型編隊并進行精準輪換減少空氣阻力的方式。
此外,團隊針對基普喬格的補給策略也基于實時血氧與代謝數據,每5公里精準攝入碳水與電解質,維持這2小時內的體能零赤字。這些看似細枝末節的科研過程,最終輔助基普喬格用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在維也納創造了紀錄。
而相比于基普喬格的破2,基普耶貢的破4計劃同樣需要異常嚴謹、科學的備戰,才有可能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的挑戰。在短短1英里的距離中,她需要比自己2年前創下的紀錄再縮短7.65秒,這也意味著每個400米基普耶貢都要維持在60秒以內。只有運動員在肌肉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與神經系統精準地協同供能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觸及這個極限。
耐克運動研究實驗室副總裁Amy Vaterlaus表示,此次挑戰的核心是通過科學的方式,在基普耶貢現有基礎上提升運動耐受力、總能量產出或代謝效能(即強化體能、提升適應力,使身體在相同時間內完成更高強度做功)。
總體看來,基普耶貢破4的關鍵,就是耐克需要幫助她提升這1英里的效率。「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數學問題,要在可量化與不可量化之間找到平衡——例如沖刺速度、跑步經濟性、運動員的能量輸出等。」
與此同時,耐克的研究團隊發現,運動員在挑戰過程中是否感到舒適和輕松,是能否進行成績突破的一個關鍵。因此,耐克為她從頭到腳打造了一整套性能系統——專屬的鞋類、服裝,甚至為她的挑戰設計了特制的運動內衣。
訓練中的基普耶貢
在此基礎上,耐克女子跑步與訓練全球副總裁Seema Simmons提及基普耶貢的日常訓練中,會通過可視化練習、數據驅動型分析(以400米為單元拆解錄像)等手段,精準優化步頻與體能分配,并通過跨學科團隊協作(運動力學、空氣動力學、生理機能、心理學),得出裝備選擇、戰術制定等領域的最優解。
對于耐克而言,啟動破4計劃不僅僅是品牌展示其研發創新能力的契機,更是品牌向市場重申其對于運動、運動員、運動家精神的理解和尊重。在破4計劃籌備期間的采訪中,基普耶貢提及自從她2010年職業生涯起步以來,耐克團隊一直在各個方面支持著她的工作和生活。
在此前的全球媒體通氣會上,耐克全球女子業務體育市場副總裁Tanya Hvizdak也強調耐克作為一個運動品牌,一直都在與運動員探索「可能性」的邊界,利用創新的技術和產品,讓運動員可以全身心的信任耐克,并助力他們實現那些「瘋狂」的夢想。
突破極限,然后呢?
「如果此次破4的挑戰沒有成功,那么會發生什么?」在與耐克高層的交流中,氪體提出了這個問題。
而事實上,耐克堅信開啟了這次破4挑戰,對于運動員和品牌而言,就已經是一種成功。Amy Vaterlaus告訴氪體,「我們相信基普耶貢一定會打破這個紀錄。即使6月的挑戰她沒有成功,但她的勇氣和挑戰本身就已是一項壯舉。所以無論結果如何,這都是一種‘勝利’。與此同時,耐克也會繼續挑戰自我,繼續與運動員們并肩前行。」
當然,耐克面臨的真正挑戰,并不是破4計劃的成敗,而是更大的命題,也就是我們之前的內容所討論的核心——耐克如何繼續收復失地。顯然,當耐克持續對外傳遞其品牌的體育DNA和獨一無二的顛覆性、創新性時,需要一場像破4這樣的挑戰,來具象地用行動來對外「秀肌肉」。
對耐克而言,這一計劃成為其品牌使命與創新能力的集中展現。在幫助基普耶貢備戰期間,耐克將材料科學、生物力學與空氣動力學深度融合,借此進一步探索了跨學科研發模式在運動用品領域的發展邊界。
耐克CEO賀雁峰認為,基普耶貢的勇氣和對目標的追求,正是耐克所倡導的精神。沒有任何其他品牌能像耐克團隊這樣提供如此專業的水平、創新技術和全方位支持。耐克的創新者團隊,正通過將尖端運動科學與革命性的鞋服創新相結合,打破界限,幫助她實現這一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目標。
在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幫助基普耶貢創造歷史的技術成果,能夠迅速遷移至路跑、競速跑、體能訓練等更多運動領域,鞏固耐克在運動科技方面的優勢。同時耐克還能因此以「人類極限突破者」的形象強化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聯結,重塑其圍繞運動和突破極限的品牌形象。
當然,如果有人僅把此次破4的挑戰簡單解讀成耐克和精英運動員之間的一次商業秀,那顯然是一種誤讀,甚至是褻瀆。
就像6年前基普喬格破2后為田徑、馬拉松運動未來的發展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一樣,對體育行業而言,女子運動員1英里破4的這一過程,為中長跑項目未來的技術發展提供了更多科學的數據和參考,為更多運動員在競技層面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框架。
對于運動員而言,很多時候證明自己的過程,比結果更有意義。正如當切普格蒂奇在2024年芝加哥馬拉松賽上正式打開女子馬拉松210大關之后,另一位女子中長跑名將西凡·哈桑在采訪中便表示,我可能需要很長的努力才能打破210,但是切普格蒂奇的成功已經證明了這是可能的。
而更重要的是,若基普耶貢成功破4,她將直接改寫女子中長跑的歷史敘事:自1954年男性突破4分鐘以來,女性始終被視作「生理弱勢群體」,而基普耶貢的挑戰能夠用成績來打破偏見,推動賽事方、品牌和媒體、公眾重新認識、評估女性運動員的競技價值,加速資源向女子項目的傾斜,催生更多商業合作與公眾關注。
對社會而言,基普耶貢作為母親與奧運冠軍的雙重身份,賦予了這一挑戰深刻的文化意義。她的成功將重新定義女性在職業與家庭中的角色邊界,證明「母親」身份并非競技生涯的終點,而是堅韌與領導力的象征。
此外,破4項目強化了女性的社會責任形象。尤其在基普耶貢的家鄉,肯尼亞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榜樣的力量可轉化為對女性體育基礎設施的投資,打破貧困與性別歧視的惡性循環,由此改善更多孩子、青少年的命運。
突破極限,然后呢?
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在賽場外尋找到答案。一場4分鐘的奔跑,串聯起的是品牌的商業創新、體育運動的變革以及運動家對觸及人類極限的永恒追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