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初,彭德懷為犧牲的老戰友鄧萍寫完墓碑題詞后,情不自禁的寫了一首長詩,回憶了紅五軍自1928年平江起義到部隊發展成紅三軍團,第二次占領遵義的輝煌歷程。
寫詩能抒情,當然是好事,可是國防部副部長,開國大將黃克誠看到后,卻是將眉頭擰得很深。
原來,彭德懷寫完詩后,將紙張鋪滿了整個國防部的大樓,出于對彭德懷的關心,也是多年老戰友間的情誼,黃克誠專門找到了彭德懷辦公室的主任,提醒道:“太張揚了,太張揚了。”
也許是考慮到旁人不懂自己的深意,黃克誠又語重心長地說:“告訴你們彭總,以后不要亂寫,弄不好是要犯錯誤的。”
黃克誠為什么會有如此的論斷呢?
黃克誠與彭德懷的交往,細細數來,已經有數十年了,早在1930年時,兩人就有了交集,當時黃克誠戴著厚厚的眼鏡,在攻打修水縣城時,提著大刀沖鋒的場景,給彭德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戰后,他就批評了黃克誠:“你戴著這么厚的眼鏡片,敵人一看,就知道是當官的,容易遭槍子兒,你死了,部隊怎么辦?”雖然是批評,但是黃克誠知道,這是彭德懷對自己真誠的關心,所以,他很是感動。
對黃克誠,彭德懷以為他在之后會好好打仗,哪知黃克誠卻是接連給他“惹亂子”
黃克誠是湖南人,他的身上,擁有許多湖南名人身上同有優秀品格,即能征善戰,雖血染沙場卻樂此不疲,性格倔強,敢于堅持真理,雖折翼卻仍不屈。
1930年,紅軍在“立三路線”的影響下,做出了攻打大城市的錯誤選擇,黃克誠對此相當抵觸,所以他立刻給彭德懷寫了一封信,請彭德懷綜合考慮。
彭德懷雖是紅三軍團的軍團長,但他不能不執行命令,不過,他選擇了折中,沒有率領攻打武漢,而是攻打了長沙。
盡管如此,黃克誠也認為不合理,所以,他多次向上級反映,請求改變策略,黃克誠此時的身份不過是一個師級干部,他的建議之后不僅沒有被采取,反而他還被降職為了團干部。
面對真理的考驗,黃克誠卻并未屈服,在此之后,他接連向上級反映,認為是正確的意見,但因為這件事,他也被上級屢屢的駁回,降職。
到后來,他甚至成為了一名最底層的紅軍干部,彭德懷見狀,擔憂地對黃克誠說:“你以后能不能不要亂放炮?”
黃克誠反駁道:“我又不是啞巴,怎么能不說?”
面對倔強的黃克誠,彭德懷心中感慨,他對黃克誠的印象更深了,后來,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黃克誠與彭德懷曾朝夕相處,也天各一方。
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兩人才重新走到了一起,他們相互討論,相互切磋,他們,是有著深厚情誼的知心朋友。
在新中國的許多部門中,爭論最多的上下級,就是彭德懷與黃克誠,有時候,兩人會因為一件事爭得面紅耳赤,但是這并不傷害他們之間的感情,誰有理,就聽誰的。
也正是因為兩人性格都很坦蕩,耿直,所以他們的交情也最深,相對于彭德懷而言,黃克誠內心的思考更為全面,透徹,所以,在很多時候,黃克誠都會在工作中,給予彭德懷一些必要的提醒與幫助。
正如文章開頭所講,彭德懷寫完詩后,鋪滿整個國防部大樓,黃克誠見狀擰眉提醒,說他:“太過于張揚了。”
實際上,黃克誠的提醒并沒有錯,眾所周知,我們看歷史,當然是要從當時年代出發,此時的彭德懷,因為指揮了抗美援朝戰役,在全黨全軍,乃至國際上,都有很高的威望。
因此,黃克誠提醒彭德懷的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夠低調些,不要搞的太過火。
事實上,黃克誠對彭德懷的擔心,是很有必要的。
這一年的廬山會議,黃克誠本來不用參加,哪知僅幾天后,他就收到了毛主席的通知,要他立刻上廬山。
黃克誠得知后很納悶:“廬山會議是政治局擴大會議,我又不是政治局委員,為啥要參加呢?”
而當黃克誠來到廬山的第一天,當他見到周恩來總理后,周恩來便意味深長地和他說了一句話:“你來晚了一步,如果你在7月14號以前上廬山,彭老總那封信就不會拿出來了。”
什么信?黃克誠心里有些疑惑。
當天晚上,當黃克誠看完彭德懷的信后,深深吸了一口氣。
對黃克誠的上山,彭德懷很是高興,同時,彭德懷也詢問了黃克誠對他寫的信的看法。
黃克誠坦然地說:“彭總,有意見可以當面提,為什么要寫信呢?這封信寫的不好,里面有些用詞和想法也提的不好。”
盡管對彭德懷的信中的說法提出了質疑,但總體來說,黃克誠還是對這封信的內容持肯定態度的,也正因為如此,他之后被撤銷了所有的職務。
此后多年,彭德懷與黃克誠再次“天各一方”,甚至1974年彭德懷在301醫院治療時,黃克誠都不知道,當時,他也在301醫院。
直到彭德懷去世后,他才知道這件事,后來,彭德懷的侄女彭梅魁找到了黃克誠,告訴他,自己的伯伯在去世前,還在念叨著他的名字,黃克誠聽后,淚如雨下。
1977年后,黃克誠恢復工作,他在談到彭德懷時,常與人說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做夢經常同他在一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